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0 (第3/3页)
一个像是赵英姐妹用来传信的竹筒揣在怀里,又在地上用手指沾了一些灰土,匀匀的涂抹在额上和眼角、上颔,增加一些皱纹和鱼尾,又把头发稍稍弄松,虽然现在就算自己当面站在郭襄面前,她也不一定认得出,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做了一番修饰。 林外道路上虽是无人,杨过还是施了隐身术,一会儿就赶上了郭襄,见郭襄还是浑浑噩噩的任由毛骡顺路而行,他在郭襄身前身後转了几圈,看这小姑娘半年多不见,愈发出落得成熟娇美,但却是毫无朝气,哪像一个如日中天的青春少女,他难过得几乎落泪。往前一看,这条路正是往嵩山的主要道路,他不知道郭襄是不是要去嵩山,但往前看去,这条路并无岔路,於是他飞身前行了五、六里,赶在郭襄的前头。 杨过进了一家道路边的食铺,叫了一些饮食,又向店家借了一付笔墨,扯下自己长衫襟摆边的一块衣襟,铺在桌上,磨了墨砚,稍一思索,写下了一篇功法。杨过知道郭靖和黄蓉都学过九阴真经上的一部分武功,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传给郭襄,但以郭襄的年纪看来,应该是还没有,不过郭靖和黄蓉所学的九阴真经和他在古墓所学的有些不同,所以杨过就以九阴真经为蓝本,再佐以自己的心得,写下了一篇新的功法,虽仅寥寥不足千字,但却是他的武学大成,他希望郭襄能勤加修练,将来在武功上能出人头地,也算尽了他保护这个小妹子的心意。 待杨过写完功法,稍一运功,将墨迹烘乾後,又把布巾卷成一束,放入先前做好的竹筒内,郭襄那头毛骡的铃铛声也已传到。他站到店门口,叫道∶“郭姑娘,郭二姑娘。” 一直叫到第三声,郭襄才回神过来,转头看到店门口的杨过,微微一愣,道∶“这位伯伯,是你叫我嘛?” 声音还是那样清脆甜美,杨过眼眶有些湿润,镇摄住自己的心神,微笑道∶“正是,多日不见,有请郭二姑娘进店稍事休息。” 郭襄天性爽朗,见有人邀她,虽然不认识这个人,但人家既然叫得出她的名字,必然以前也是见过的,於是跨下骡背,摘下皮帽,整了一整秀发,朝店内走来,店家也赶忙将骡子牵到檐下栓好喂食。郭襄看着杨过道∶“这位伯伯,咱们以前见过嘛?” 杨过抬手肃客,含笑道∶“二姑娘前年芳辰,不才在襄阳见过的。”他说的是郭襄十六岁的生日,郭襄十七岁的生日刚过没多久,那却是在寂寞中渡过。 郭襄啊了一声,歉然道∶“真是对不住了,那天来的朋友太多,我可记不清楚了,还要请教伯伯大名,真是失礼。” “那里,那里,二姑娘交游满天下,当然记不得这麽多。不才姓木名高,以前也在江湖走动,现在可不敢随便在外行走了。” 杨过边说边请郭襄坐到自己的那张桌子,又叫店家增添了碗筷和饮食,又笑道∶“看二姑娘的样子,像是在赶路,可能还未进食。” 郭襄秀眉一展,睁着大大的眼睛,看了一下店外的天色,又啊了一声,道∶“啊呀,伯伯你不提,我真的忘了已过了午时,都忘了吃饭呢。” 杨过心疼无比,忙道∶“二姑娘,你快吃些东西,别饿坏了,咱们边吃边聊。 能在这里遇见二姑娘,真是太高兴了,但不知二姑娘要去那里?” “谢谢伯伯,我也没有一定要去那里,只是随便到处走走。”郭襄说着,轻轻叹了一口气,先喝了一口茶,伸出筷子,吃了一口小菜,却若有所思的又轻叹了一声。 杨过心头发酸,但不敢显形於色,只殷勤的劝郭襄进食。 郭襄以前很健谈,但现在这个样子却似魂不守舍,心不在焉,东扯西拉,没有一个话题,杨过暗叹不已。 待郭襄吃了一些东西,杨过用右手拿着那个竹筒,对郭襄道∶“二姑娘,有位武林朋友,托我把这个东西交给你,难得今日在这里遇上你,正好了了我一椿心愿。他说这里面是一篇武学功法,他要你好好修练,将来说不定可以在武林中自成一派。”说着递过那个竹筒。 郭襄讶异的啊了一声,伸手接了过来,拔开竹筒的塞子,取出那幅写满了字的布巾,她匆匆的看了几眼,却都看不懂,不由得有些失望。杨过忙道∶“要不要我做些解释?那很容易懂的。” (二十六) 郭襄毫无心情,微微摇头,一边卷起那幅布巾塞入竹筒,又将竹筒放入她肩上的革囊,一边笑道∶“谢谢伯伯,不用了,我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