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6/6页)
謝爾頓本來還想拒絕,但聽到「神的旨意」時不由得心下動搖,稍早奇事確實難以解釋,又想凱伊孤苦無依,生得過於漂亮卻毫無反抗之力,放哪都危險,自己就這樣一走了之,對對方來說無異見死不救。當下思慮再三、兩相權衡,又經反覆思量、斟酌定奪,最終嘆氣道:「好吧只不過在我身邊過得可不輕鬆,你要有心理準備。」 「好的!不管什麼困難我都接受!」凱伊激動之下張臂抱住謝爾頓,一副死不肯放的樣子。謝爾頓只覺彆扭,但巷道裡空間狹窄,貿然推搡只怕磕碰危險,無奈之下才拍拍他背後說:「夠了,天色不早,趁還看得到路趕緊回去吧。」凱伊這才聽話放手,卻仍滿臉堆歡,止不住笑容。 兩人正要出巷,一隻冬季常見的魔化小黑鼠忽從兩人面前跑過,來回橫衝直撞,冒著微弱紫氣吱吱亂竄。謝爾頓眼神一暗,像踩死害蟲般看準後舉腳重踩,並在地上拖行碾平,這隻小黑鼠頓時肝腦塗地,五臟俱碎,全不見鼠形。 「既然你要當我僕人,首要之事你一定得記得,無論什麼物種,或大或小」謝爾頓眼底凶光掠現,恨聲說道:「魔族髒血,一滴都不能留。」 凱伊看著背脊生寒,不覺退了半步。 【第五章 完】 註釋 *黑髮:根據當時背景下各種征服與被征服的歷史關係,黑髮為羅馬人後代,在這塊大陸上的統治者血脈相對來說最正統,因此稱有「王者之氣」。而正統羅馬人通常看不起日耳曼民族??(金髮碧眼,或至少髮色淡),稱之為蠻族,早期所統治的地方稱蠻族統治。而日耳曼民族到了英國征服、驅趕原本住在當地的凱爾特人(紅頭髮)。在當時整個人種歧視鍊就是黑髮->金髮->紅髮,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較近代。 *烤孔雀:十字軍東征將生薑醬傳往西歐,讓很多新興料理得以出現,其中一道料理就是「烤孔雀」。這道菜在14世紀左右開始在貴族間廣為流傳,象徵著「聲譽與美麗」,上桌時插滿孔雀生前的羽毛,肉沾著生薑醬吃。但據說「肉本身具堅韌與粘性」,算不上美味享受,只是為了吃虛榮與名聲(而且被端上桌同時還會奏樂展現排場)。但也因為實在不好吃並未流傳太久,只剩一些14世紀的食譜還記載著料理方法(直接引用網路書籍資料當參考):「研磨生薑、長辣椒與藏紅花,加入少許丁香與醋、烤麵包,一起煮沸。醬汁塗抹在孔雀全身,炭火250度,烤到孔雀內部達到190度即可。醋中加入香料與蕃紅花燒開。使用打蛋器慢慢加入麵包粉,直到想要的濃度。可以加少許胡椒調整風味。」 *湯匙朝向:餐桌上擺放湯匙時正面朝下以趕走惡魔是當時餐桌禮儀之一,我也不知道原因XD,文中凱伊把湯匙朝向翻回來有些拾起本性主動出擊的意思。 *生菜盤到煮水果:那個時代的人蔬菜都喜歡生吃,水果被認為偏寒,應該煮熟並加上香料等調味料再吃。 *黃金餡餅:中世紀後期貴族的貴重食物之一,製作餡餅時在餡裏頭放上金箔金片,但不是真的要吃,而是當時普遍相信黃金這類貴金屬有神奇的力量,放在一起料理能讓食材也附有黃金的能量,並藉由飲食攝取入人體,如其光澤(神采奕奕)、萬年不鏽(青春長駐、永遠健康)。吃法是食用前先掰開,拿夾子夾出金箔方便下次再利用,吃剩下沒有金箔的部分。 *棕熊和塗滿蜂蜜的人:這是中世紀雜技團常見的表演項目,會有一位表演者全身塗滿蜂蜜,再拉進一隻表演用的棕熊,場面刺激。 *揹劍的方式:沒在文中特別放註釋,勇者這把重劍長且重,別在腰際其實戰鬥中很不好抽出劍鞘(參考荊軻刺秦,大王負劍的典故,雖然後世對於這個「負」字的定義諸多考究,但本文裡揹背後跟別腰際兩相權宜之下還是選擇揹背後,畢竟上身微傾的姿勢劍鞘也能離背掀起,重劍揹著也好過一側過重不好走路,是以最後決定揹背後而不隨一般電影裡騎士或劍客別腰際抽劍) *長髮濯足:出自聖經裡抹大拉的馬利亞的故事,原本是性工作者,耶穌拯救了她與她的兄弟,她便感激哭泣跪下來以香膏為耶穌洗腳,以長髮為耶穌擦乾,從此便成為耶穌忠誠的門徒,也是在耶穌死後第一個冒著犯法的危險為耶穌收屍,並且第一個發現耶穌復活的人。(關於她是耶穌妻子的傳聞其實中世紀的部分小說戲劇就有,近現代文學電影也很是流行這種說法,但在此不做討論) 在中世紀晚期曾有短暫開設過以抹大拉的馬利亞為主要崇拜的修女院,裡頭主要收留年老無依的性工作者,使他們成為修女並在宗教的庇護下安度晚年,但因為輿論壓力沒撐幾十年就被迫關閉。 文中凱伊運用這個典故多少有點說服謝爾頓自己會就此從良的意思,畢竟聖經裡的聖人都犯過這樣的錯卻懸崖勒馬,成為耶穌忠心的追隨者,勇者怎麼不能給他這個機會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