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2/3页)
熊令下个文,叫他在辖内推两个纸商上来,让他按推荐意向排个序,到时候咱们从中再选。” “咻——”这球一踢,就不是他的问题了嘛! 山羊胡子嘿嘿笑,笑得老奸巨猾。 第221章 乱问问题(3000) 莫名其妙接到上峰下文的熊知府熊令,拿着文书上下研读近一刻钟,嘴角一动,一抹笑藏在漆黑的胡子里。 熊知府眼角余光斜了斜来人,身形向后一靠,手放在鼓起的肚子上,随口问道,“我记得你是你们王大人的侍读?” 侍读笑眯眯点头:“是下官,您贵人事忙,竟还记得下官这张脸,当真荣幸之至。” 熊知府再低头浏览一遍文书,便合上放在一旁,垂下眼眸不知在想什么。 口中的王大人乃南直隶主管学政的主官,从礼部到南直隶上挂下派的,三年一任期,这王大人年纪不小了,在礼部任了二十来年的四品,如今到南直隶任职不过是攒点告老还乡的资本,看能不能干出点啥来,跃过三品的坎儿——南直隶地域宽广,所辖之地皆是江南、淮州等富庶之地,向来是学风昌盛,极出人才。 派王大人来当学政,是把政-绩喂到了嘴边。 来送文书的这位侍读,是王大人身边常用的小文官。 但是,此处划重点,送文书这种事,一般交给官驿即可。 盖上火漆,快马加鞭,是不会劳烦官员亲自送文书——不论这官员官职大小。 官员亲送文书,一般来说,意味着上峰有不可写在纸上的指令,而这个指令需要面对面传达到位。 “秋闱用纸,是桩大生意,以前应天府好像是自己找的纸行?”熊知府笑着抬起头。 前日的随从、今日的侍读恭恭敬敬道,“原应天府府尹不是被贬谪到了凤阳县吗?” 一朝天子尚且一朝臣呢,人走茶凉,自然关系也要退出舞台。 更何况,主官不走,副官敢来打招呼? 熊知府闻言微微颔首,放在大胖肚子上的手点了点一旁的椅子把手,“照理说,这活儿我们该干,怪我素来驽钝、不知上进,向来与上峰不曾有过多过密的交际,导致许多该汇报的事没汇报,该干的活儿没做到位。如今谢谢提学大人想起我来,我们宣城府必当肝脑涂地、办实办好。“ 侍读将嘴巴抿成个打勾的粗线:这熊知府话里话外,把自己和那位被贬谪的原府尹摘得个一干二净,还表达了对学政的敬仰依靠之意。 是谁说他姓熊,身形也像熊,性情也像熊,憨憨的? 话铺垫到此处,忠心表了,就该问点实在的了。 熊知府笑道,“只是,咱宣城府什么没有,做纸的工坊最多,文书上说要两家,这倒叫我犯了难,选了东家得罪西家,还请侍读指个明话来?” 侍读表情维持不变,“前两天,我们大人来过宣城府,据说是苏州府的评弹名角儿来咱宣城唱两段,结果在店里只听到一群读书人盛赞一家叫‘喧阗’的店子……” 熊知府做恍然大悟状,“噢,陈记呀!他家二郎还在应天府读书呢,就等明年的春闱入京考会试!” 侍读“啧”了一声,“那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吗?” 应天府读书相当于就是在王学政眼皮子底下读书。 第一个名额有了谱儿,就看谁去陪跑了。 熊知府老神在在地将手一翻,裹住椅子把手,笑道,“说起陈记,我们府上还有个恒记,纸也做得不错,脚踏实地的,在学政大人面前露个脸是他们八辈子的福气。“ 侍读低下头,笑了笑,不置可否,看着熊知府身后满墙满架子的书籍,赞赏着喟叹道,“您两榜进士出身……好像是二十几年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