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6节 (第2/3页)

军服赤红,在远处看去,如同一群火蚁。

    在前些天的战斗中,明军总结经验,于这种地形复杂的攻坚战中,火铳没有弓箭好用,盖因由于无法结为大队,所以明军火铳难以集火杀伤,相反,优秀的射手,反而能够凭借着精确度,提供及时的掩护。

    清军也是占了这个便宜,这些游猎出身的八旗兵,尤善此道,又居高临下,明军过半伤亡,都是弓弩造成的。

    “嗖嗖……”

    山岭之上,无数箭矢,毫无间断地向下面飞来,其中一些尤为刁钻,专门往明军旗帜、军官处扑去。

    经过多日拉锯,明军士卒倒也有了心理准备,纷纷竖起手中圆盾、藤牌,顶住对方的输出,同时也有不少专门从各部挑选出来的善射弓手,在后边向暴露出来的清军还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当然,虽然火铳的威力由于阵型分散,被大大降低,但总比被动挨打的好,自然不会停息,只是都不敢放下藤牌装填,否则很容易被捡到机会的清军射手点名。

    刘文秀站在山岭之上,用望远镜观摩远处战况,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他刚听到后军被岳乐万余残兵耗在磐石上下时,心中是有些不屑的。

    出身正统的张名振看不起李定国、刘文秀这些民军出身的“归正叛逆”,那出身贫苦的刘文秀等人,难道又会对张名振这些江南士绅武装出身的后军将领加以颜色了吗?

    虽然李定国本人向来以宽容闻名,带人诚恳,但并不意味着左军之中,人人都是如此。

    之前张名振进攻萧县,直到碰了钉子,拖不下去了,才派人回报李定国,虽然也不算什么错误,但起码不是对上官该有的态度,刘文秀等人心中是有几分不爽的。

    这次提前渡河过来,未尝就没有想看看后军笑话的意思。

    这倒也是军中常态,尤其左军和后军,都是来源构成比较单一的部队,左军将领基本上都是民军出身,后军则多是江浙士绅武装和残余官军改编,这两要是能尿在一个壶,毫无矛盾,那才是怪事。

    是人就有感情,就会有矛盾,不是说朱由榔一声高呼,大家就像机器人一样全部闭嘴。

    光烈朝廷早期,尤其是龙场盟誓以后,军队主力基本上都由原民军改编而来,相较而言,后军才是“晚辈”,在许多左军将领眼里,你张名振何德何能,有多大功劳,就当都督?

    之前白文选的事情,就是体现之一,光复军体系之中,总兵不少,而且也没有固定数量,但总兵之上,都督、同知、佥事,可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满打满算,一共也就二十一个。

    其中,海军的位置,都是专业岗位,自成一体,没办法抢,其余的,就是众人瞩目了。

    而且光烈朝武将品阶之中,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军府以下,难以封侯!

    所谓军府,便是指都督、同知、佥事三职,只有上了这三个位置,算是一军之中的“前敌委员会委员”,才能受封侯爵及以上爵位的资格。目前,以总兵衔封侯爵的,只有一个天子的小舅子,冠军侯王愬。

    无论以功劳,还是资历,左军之中,白文选、张胜、王复臣等人,哪里不如你张名振、王翊了?归根到底,只是天子出于“统战”,安抚人心的目的,才给了浙东一系一个位置罢了,怎教人心服?

    白文选自西军时,就和刘文秀亲厚,故而刘文秀对其数年未能再进一步也颇为不忿。

    不过他向来带人亲善,倒也没有出言讽刺,只是人站在这里,本身就是对后军上下莫大的压力了……

    第67章 小将

    但刘文秀冷眼旁观的心情很快就下去了,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实在是超乎了他的意料。

    北岭之上,随着两军箭矢交锋后,逐渐在半山接战,明军攻山的基本上也都是精锐,全部着甲,按照队哨,列为五到二十人的小队,刀矛混杂。

    而清军方面,毕竟被耗了十多日,军士疲乏,很快就有些支应不住。

    阮进亲自领数百甲士,于阵后督战,并令三百善射士,于阵后策援前方作战的将士。

    但就在明军先锋一度冲上山头,距离那岳乐帅旗不过百步的时候,两侧山林,却是忽得涌来数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