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杏 第39节 (第3/4页)
役也不是什么大事。” 许杏没有错过她的表情变化,问了一句:“他俩关系很好?” “哦,他们是亲戚哩。”木氏道,“杨县丞的妹子给丁捕头当姨娘,可不是亲戚?” 第72章 县衙中人(下) 木氏说话很利落,但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非常有分寸,告诉许杏的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尽管这样,也足够许杏对县衙里的人情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显然,所谓的“杨县丞跟丁捕头关系好”,大概率是杨县丞单方面攀附丁捕头,至少丁捕头属于更强势的一方,这就有些意思了,许杏把这个细节记在心里,准备回头跟长青说说。 “这样,既然你来了,就做两样你拿手的小吃吧,毕竟还没到饭时,什么快做什么,咱们尝过了好上街。”许杏没继续追问,而是说回了做饭的事。 木氏应了,一边去端水洗手,一边道:“今天天要放晴呢,等会儿夫人出门正好。” 许杏也不像监工似的杵在那里盯着,留下同贵在厨房里打下手,也瞧新鲜,自己带着同喜回了房间。 同乐正在整理他们带来的行李衣裳,见了许杏就有些发愁的道:“少奶奶,这些日子太潮湿了,衣裳被褥怕是都要用炉子烘烘才行。”虽然外头人都称许杏“夫人”,但是因为没有正式的诰命下来,他们自己人都没有改口,以防落人口实。 许杏并不在意那一句称呼,自然是按规矩办事。她伸手摸了摸床单,也皱眉:“还真是,正好咱们一会儿出去转转,买个大熏笼一类的家什,再买几个汤婆子。” 她们说着话,商议着一会儿要买的东西,同贵托着个托盘进来,笑着说:“木娘子确实挺麻利的,您吩咐的让做道小食,她一会儿的功夫就做了这么多。” 许杏一看,也笑了:“这还叫小食?” 同贵一边把托盘里的碗盘端出来一边说:“她说了,这个琵琶肉因为肉是现成的,只要炒炒就得,味道很好,让您一定尝尝,这个羊肉米粉因为米粉是现成的,也快,还有这个,就是饼卷菜丝,倒有个好名儿,叫什么‘丝娃娃’。” 许杏便拿了筷子来挨个尝了尝,确实别具风味,感觉很像云贵一带的菜品,又并不完全一样。她招呼几个丫鬟也来尝尝,自己端了水来漱口。 同贵吃了两口,又道:“少奶奶,奴婢刚才问了,木娘子说这县城里就一条街上有商铺,叫‘通宝街’,让咱们出了衙门往东去,见着一个酒坊的旗子就是了,那一片儿什么都有。” “她没说安全吗?”同喜问。 “她说那条街走到北头,往东一条巷子,一大片宅子都是丁捕头家的,有他镇着的,没人敢生事。”同贵道,“奴婢觉得,她一说起丁捕头,就跟说起土地庙里的神仙似的。” “莫要胡说。”许杏嗔怪了一句,“快吃完收拾了咱们走。” 正如木氏所说,天气果然放了晴,许杏几个人穿着防水的皮子鞋,出门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县衙正门是办公事的地方,她们便从东跨院的小门上出去。 在门口遇上正在清理积水的老吴头,还没等许杏说什么,他就连忙跑过来,恭敬的弯腰作揖:“小人见过夫人,夫人可是要出门?” 许杏打了个眼色,同喜就替她答道:“夫人要去‘通宝街’瞧瞧,买些家什,从这边走可是近些?” 老吴就点头:“是近些。出了这个门往右转,走到衙门正门口那条街上就正直朝东走,很快就到了。” “咱们衙门不是在城中吗,那西边儿都是什么人家住着?”同喜又问。 老吴指了指西边的方向:“主街北边跟县衙挨着的是县学,好大一片地方,往西都连着西城墙啦!南边倒是一排铺子,都是些书铺、纸铺什么的,靠西城墙边上的角里有纸扎铺和棺材铺,咱们一般不去那里,晦气。往东就热闹些,也有个医馆,药铺,等转到通宝街,铺子就多了,再要一直走,就到城门喽。” “我们昨日入城的时候从北城门而来,这么说,似乎就是走的通宝街吧。”许杏回想着,觉得并没什么出奇的。 “通宝街两边都是普通铺子,白天热闹,晚上就不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