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秋记(古言1v1)_式微式微(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式微式微(一) (第2/2页)

孙女辈了,用“旧识”来交代两人的关系,并不让人觉得违和。

    程俭故作惊讶:“老头子出门前特意交代我说,北面卦象不佳,如果有外乡人从这个方向下来,一定要及时躲避,否则将有灾祸。我向来是对这些卜筮之术不屑的,怎么今日一看,倒像是有几分道理了。”

    一颗青梨从天而降,幸而程俭眼利,一下子出手接住了。头顶上的女孩嚷嚷道:“乡巴佬,你说谁灾祸呢!你哪里会知道,我家小姐可是…”

    “甘罗。”

    她话还没有说完,被少女平声打断。小丫头瘪瘪嘴,一溜烟从树干上退下来,跃到少女身畔。

    程俭打量着她,微笑道:“卜书上还说,吉人词寡。我看,真应该宁可信其有了。”

    又一个梨子飞来,距离太近,他怎样都躲不过,硬生生地捱了一下。这一击扔得又准又有劲头。如果换成暗器,威力应该更可观。

    程俭弯腰拾起那颗水果,拍拍灰,自然地挪后半步——道姑少女和打手女童的组合,碰巧还跟他那位隐退已久的老师有些瓜葛——可疑,但也很新鲜。

    少女的声音隔着薄雾传来:“我们初到此处,人生地不熟,不敢轻易落脚。甘罗饥肠馁馁,才摘了你的梨来吃。你不想我们摘你的梨子,不若好好招待我们一顿饭,我便让她把所余退还给你,此事就算一笔勾销。”

    “至于吉凶之说,更不必放在心上,”她停顿了片刻:“上一次我见到张先生,他曾占卜我活不过及笈礼。但是,如你所见,我还没有死去,也没有要死去的迹象。”

    少女拨弄着绡纱的锁边,束拢后顺好,一齐拨到了脑后。她的手指白皙而柔软,从袖口伸出细细藕节,连带着掸去锁骨上的花瓣。这一连串极寻常的动作被她做得流畅而富有美感,即使谈论生死寿数,亦不为所动。

    程俭扬了扬眉毛,只得准备带路。人家都不惜说到这个份上了,岂能不从呢?

    天色渐暗,山畦间雨意愈重。负箧的郎君走在最前头,脚步却有意放慢。扮作道姑的女郎落后他几步,任小小女童折红蓼、扑蜻蜓,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投向前方。

    那目光幽静、澄然、难辨喜怒,无形中给人一种压迫。不像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更像上位者居高临下的审视。程俭自小跟那堆所谓的贵人打交道,对此再熟悉不过。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加以掩饰,这位少女却精于此,使人容易因为她的外表而轻视她。

    就程俭的经验而言,后者可比前者要难相与得多。

    他越过肩坳回首望她,少女正自顾自欣赏着阡陌上的风景,哪里找得到留心他的样子。

    雨丝斜斜飞落,沉闷了许久的浓云终于被撼动,倏尔细雨转密、再转急,兜头向他泼来。雷鸣轰然,仿佛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喂——”程俭放声朝她大喊,甘罗快他一步,牵着少女的手在雨中小跑起来。风带起她长长的轻纱一隅,再度拂过他的面容。本该是无心的,但为何借着雨幕掩护,仍有花香萦回不散?

    甘罗跑过了头,骂他:“你愣着作什么呀?”

    高挑挺拔的郎君站在原地不动,发带翻飞,萃尽蜀中青郁,仿若对风雨未闻。水泽将他的眉眼晕深,虽是面白如玉,已然能让人遥想到他成年加冠后的风致。

    他抬手指向斜上处的竹坡,撂下一句话:“我们到了。”

    雨水将本来就不灵便的锁钥磨洗得格外湿润,程俭的手心打滑了几次,挽袖试去迷在睫毛上的水珠。刚放下手来,眼前便递过一方丝帕。

    “用这个吧。”少女淡声对他说道。

    他意外地望了她一眼,发觉她的个头正好与他的下颌相齐,邃顿首道:“多谢。”

    帕子被包裹在铜锁上,再去转动钥匙,柴扉应声而开。甘罗不可思议地瞧着他:“小姐的帕子是让你擦脸用的,你怎么…”

    “不要紧,又不是只带了这一块手帕。”少女一面说着,一面已提步向屋檐下走去了:“先避雨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