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当电工_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1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115节 (第2/2页)

用不上。

    修建基站需要不少钱,哪怕叶秋莹能投资捐款一部分,但还是划不来,不如给孩子多扩建一个图书馆。

    “以后时代发展,基站迟早是要建的。”

    许州眼睛一亮:“你就这么看好我,对青源镇投入的发展和建设?”

    叶秋莹瘪了瘪嘴:“我不是相信你,我是相信国家。”

    叶秋莹这两个月,如约做到支持乡镇发展。

    许州为了表彰她,给了她一个乡镇干部的名号,甚至被大家选为乡镇人大代表。

    许州说,这在她的履历和功绩簿上,绝对能添上大大的一笔功绩。

    叶秋红哭笑不得,为了参与乡镇基建与投资,犹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开了一家小超市,她纯粹就是为了玩玩。

    最后觉得没有意思,还要浪费时间看店,干脆转让给村里一个妇人。

    没想到对方经营得红红火火,在镇上的反响还不错。

    其实投资了这么多项目,叶秋莹更想支持发展的是——渐渐被人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非物质遗产。

    例如刺绣的手艺,因为被人遗忘,反倒被很多国际友人学了去。

    也许大家现在瞧不上非遗,等以后失去,就只有遗憾。

    她希望青源镇更加具有包容性,不仅有智能现代化的创新,还能保护复古传统非遗手艺。

    正如既然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作为代表,叶秋莹当然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也被县里采纳了,甚至作为青源镇初步的发展方向,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第76章

    口号刚提出, 就迎来一些反对的声音。

    “凭什么你们镇上建工厂就可以,我们镇上就得筛选卡审核?”

    “没说不让,只是超出指标的不允许。那印染厂、皮鞋厂排放标准不符合指标危害大, 现在环境保护法刚提出,咱们得遵守法律法规。”

    “还不是您一句话事意思。”

    说时不忘小声嘀咕:“你们姓许的是一家, 就不管其他乡镇死活。”

    “老吴, 你这话不地道,又不只青源镇有工厂,我们镇上也有服装厂, 各项可都符合指标。”

    “你一个破布机,能排什么烟?”

    许书记听着大家吵起来, 忍不住捏了捏眉心,显然气得不轻, 只能再三强调检测指标合格再说。

    县里的会议开得并不算圆满,其实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个观点——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但事实上,哪有这么容易。

    当初高西洋举报福星和新业, 可是闹了好一阵。

    若不是指标各项过硬, 早就给整倒闭了。

    许州跟叶秋莹返回青源镇的路上,没忍住埋汰。

    “前阵子县上多了不少外商合资的企业,我瞧着就没安好心, 果然很多指标都没过。”

    许州说时,啧啧啧摇头。

    “前阵子,他们镇长还跟我炫耀, 说他们镇上也要建大型工厂, 到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工人,发展起来不比咱们青源镇差, 现在想想就有点唏嘘。”

    许州之前听叶秋莹分析过,这方面也是抓得比较紧。

    要发展,但也不能祸害子孙。

    叶秋莹点头应声,也没有多说。

    世上不是人人都是坏人,但柿子总是喜欢挑软的捏。

    弱肉强食被宰割,从古至今便是如此,再加上时代发展趋势,将污染排放大的工厂,转移到落后贫瘠的国度也是必然。

    刚起步的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少不了弯路和迷茫。

    闭关锁国吃过大亏,想要发展进出口生意,又迫切想要技术引进,除了国家,但凡有更加直接的扶持与资金投入,很难不心动。

    技术落后不清楚不明白的情况下,被当抢使也是很正常。

    如果她不是穿越过来,见过平行时空发展的大体局势,会如何选择也是个未知数。

    她如今身处这个时空,也不过是大局势里的一个小人物。肉体凡胎的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翻不起什么浪,没在阴沟里翻船就不错了。

    她能做的,也就只有尽力而为。

    话题有些沉重,叶秋莹叹了声,开始转移话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