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关系的混乱 (第2/2页)
坏,毋独斯畏”这句话用充满再美的语气,将宗法制度比喻成坚固的城墙,然而在春秋时代,这座看似牢不可破的城堡却被时代的洪流冲击的已经破败不堪。 武王伐纣,牧野一战灭掉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按照宗法制的原则,将土地分封给周王室的子弟以及有功之臣,武王周公,成王时期,陆续封赏了71国,随着周王朝的扩张和贵族子弟增多,诸侯风国日益增多,到春秋时竟然有所谓的千八百国的说法。当然在这千余国之中必有大小国而且其名木业并非全部在如此当然在这千余国之中必有大小国而且其名目也并非全部载于史册,史学研究者统计了春秋作战的记载,其中共有148个国家,而较大的国家则有其齐,晋,楚,秦,鲁,曹,郑,宋,卫,燕,陈,蔡,吴,越等14国。 之所以会出现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中,对诸侯的管辖范围成为邦域。并有严格的限定,诸侯不能随意变更或离开领土地,但是诸侯的帮助毕竟有大有小,从而造成了诸侯的国力有强有弱,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领土广袤,治理有方的诸侯国其影响力逐渐横跨帮域扩展到其他地方,构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强国势力范围内的小国家都成为了附庸,或者干脆为大国所灭,这种情况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势力衰微,已经不能有效管制诸侯国之间的事务,于是野心勃勃的诸侯国之间往往爆发着激烈的兼并战争,小国沦亡的情况就更不用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据清代学者顾栋高统计,春秋时期齐国兼并10个国家,晋国兼并18个,国家齐国兼并12个,楚国兼并42个,还像鲁国这种中等诸侯国也兼并了9个,宋国则兼并了6个。 跨国泰山,鲁国就位于齐国的西南角。鲁国原本是周公的封地,和周王室关系亲密,因此也享受着特殊待遇,诗经中有这样诗句。“王曰叔父,嘉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而宇,为周室辅” 位于南部的是楚国楚国的先祖熊泽,据说是祝融的后代,虽然经过周文王的册封,但由于地理位置游离于中原之外,一向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予以排斥,可是这是这个蛮夷在周昭王,穆王时一度与西周王室打的难解难分,逼得周王是在南方册封申国,作为防备楚人的前哨站,到春秋初期,日渐强大的楚国,干脆自行称王和周天子平起平坐起来。 位于西部的是秦国,秦国和楚国一样,虽然号称是名门之后,秦国国君据称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助手伯益的后代。因地处偏远而被视为戎狄,直到秦襄公时期,是逢平王东迁,而秦襄公出力颇多才正式被封为诸侯,随后又接收了西周的王室故地,从此逐渐成长为一方霸主。 位于北部的是晋国和燕国,晋国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幼弟唐叔虞的封地,原本称为唐国,后来,因为晋水的原因改称为晋国,平王东迁时晋国也曾参与其中。春秋时期,晋国长期陷于叛乱,还出现了小宗灭大宗的情形。尽管如此,晋国的国力始终很强,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晋国的东北是燕国,燕国的始祖是和周公旦齐名的召公。燕国地处东北,本来地势就偏远,不过幸好是周王室的嫡亲子孙,所以才没有被中原诸侯所排挤不过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燕国在春秋时期也没有什么太大动静。 而在中原地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一带,临近周王室的诸侯国更是众多形成犬牙交错之势。其中比较大的首推郑国,其实郑国立国,是由周宣王册封其弟王子有而形成,王子有颇有政治眼光在西周末年的大乱中,他提前就转移了封地的财产和人口,因此郑国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因为在平王东迁时出力颇多,地位提升成为春秋初年中原地带的强国。 郑国往东是宋国。宋国是商朝王族的后代所建立的,作为前朝旧人,被册封在中原地带,原本就是要接受西周王室子弟的监督,可到了春秋时期,宋国居然凭借着有利地势还短暂崛起。可惜有此心无此力呀,其霸权一瞬即逝,后来更是沦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之人饱受战争的祸害。 卫国也是中原比较重要的诸侯国,他的历史较为悠久,是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封地,春秋时期,卫国曾经多次参与政治活动,表现也算活跃,可是令人称奇的是,也许是卫国太过小,小到无足轻重,就算太招摇。也难以引起他国的注意。所以卫国之名一直存留到秦二世时期,才被正式废国。 到了春秋后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也相继崛起,也就是在现今的江苏浙江地带。这两个国家原本也是被中原地带的国家,称为是蛮夷的国度。但他们都先后以强大的实力获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695.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