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司马徽南下 (第2/3页)
晨最厉害的时候,也无人招惹到他身上。 进入院子,就看到诸葛亮正在廊下读书,见沈晨过来,抬起头,露出和熙般春风的笑容:“阿弟。” “兄长。” 沈晨拱拱手,然后缓缓走到了他身边也一起坐下。 诸葛亮就把手中的竹简放在一旁,取出一卷全新的竹简和毛笔,说道:“前日我们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你说的启蒙与教化大众的事情,我都记下了。” “哦?” 沈晨拿过来扫视,里面记录的内容确实是他们前天讨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但非常简略,如果不加注释和分析,可能会令人看不懂,便叹息道:“可惜了。” 诸葛亮好奇道:“可惜什么?” 沈晨说道:“可惜的是没有用纸记录下来。” 诸葛亮轻笑道:“你们黄门亭产的纸现在很贵,我可买不起。” 沈晨笑道:“无妨,到时候我给兄长送一些过来。”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东汉就有。 包括几千年后,工业时代的造纸技术,都跟蔡伦的工艺步骤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手工,一个换成了机器。 而之所以东汉没有普及纸张,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最佳的原材料。 就好像在灯泡用钨丝之前,哪怕已经有电灯出现,可都没有让灯泡普及,最好的碳丝灯泡,也就只能用很短的一段时间而已。 造纸术也是同理。 蔡伦发明的纸,质地粗糙,一碰就碎,表面也不光滑,用来擦屁股都嫌膈得慌。 但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从东汉造纸术的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使得造纸技术渐渐趋于成熟,表面也渐渐光滑。 这为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创造了条件。 到了南北朝末期,隋朝初期,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人们一步步改进造纸术,成本也越来越低廉,纸张基本就已经取代了竹简,让竹简案牍消失在历史舞台。 最终在唐朝初年,人们发现了竹子是最好的造纸品。 自此之后,纸张才正式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当中,这为唐朝以后,世家门阀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沈晨其实也不知道造纸术最好的原材料是竹子。 但他可以试。 这项工艺不难,难的是找到最合适的原材料。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学的,所谓的爱迪生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最终“发明”了钨丝电灯一样。 黄门亭的造纸师傅,在沈晨的一次次催促试验下,终于用了两年时间,找到了竹子为原材料,把能够可以用于书写的纸制造了出来。 自此襄阳纸贵。 诸葛亮得了沈晨的承诺,抚掌笑着说道:“一言为定,可不许耍赖。” “当然。” 沈晨也笑道:“最近我正想注释《左传》,如果能够雕刻出来,印制成书,就能够更好的教学生了。” 诸葛亮思索道:“这就是阿晨你一直在钻研的教化之道?” “不错。” 沈晨点点头:“教育必须要从普及知识开始,但如果光用嘴讲是不行的,竹简能够记载的实在是太少,只有纸张装订为书本,才能完成连夫子都做不到的教化万民。” 自从造纸术改进和雕版印刷出现之后,从唐代开始,民间识字率就飞一样的增长,打破世家的垄断权,就是从这里开始。 但在汉代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世家门阀们可不会让你这么做。 诸葛亮思索道:“若真是如此,岂不是大家门第?” “是啊,大家门第就再无显赫的了。” 沈晨说道:“以前要想做官就必须会读书习字,但读书习字的人就必然世家门阀出身,若能教化万民,寒门以下出身为官者将不计其数,必然会挤占他们的地位。” “那......” 诸葛亮皱起眉头,现在荆州士林也只是对沈晨抗曹颇有微词,有些立场不同的对立而已,还闹不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而纸张和雕版印刷的普及,可就是在挖世家大族的根基了,他们岂会坐视不理? “嘘。” 沈晨在嘴边比了个嘘的手势:“兄长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润物无声,先自己私下印刷教育学生,等将来手中有权再推广,他们不会意识到这些。” “嗯。” 诸葛亮微微点头,然后心中就升起一股感动。 阿晨连这些都告诉他,完全不怕自己去跟世家告密,对他的信任可以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自己也决不能让他失望才行。 沈晨微微一笑,如果是一般人他肯定不会这么说,因为相当于是把身家性命交出去。 但他信任的是谁? 千古忠义无双的诸葛亮呀! 连他都不能信任,还有谁能够信任呢? 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