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五字成儒 (第2/2页)
土背朝天,所以双手要在土地里采摘或忙活。 后来人慢慢成长起来,金文和小篆里面,人的形象就会变得立体,头、颈、手、身、腿一并齐全。 因为这个时候人已经启迪了智慧,开始使用工具,靠智慧就能生存下来,开始真正变得像个人,而原有的象形意义则简弱,不再主要依靠手和脚。 最后,人就真正变成了一撇一捺,顶天立地,最终定型。 弄明白了“人”的含义,再看这个“人”字,感受就不一样了。 原来“人”,随著时间的变化,亦是会不断变化的,每个时期的人字,都不一样。 搞明白了这一点,再代入进去,瞬间,顾谨言就感受到了上古时代,人之艰难,中古时期,人之劳苦,发展到现在,人之幸运与不易。 更懂得,人类文明之珍贵。 因此,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顾谨言却写得很慢,饱含著极其尊敬与特别的心情,将这个字写在了纸上。 “人”字诞生的那一刻,顾谨言眼前,就仿佛看到了一个人从上古时期低头,弯腰,垂臂站在天地间,有些茫然,到后来渐渐学会使用手脚去劳动,直到慢慢挺直胸膛,学会使用工具,用智慧替代手脚,散发出文明的光芒,才终于发展成现在的人族。 一层微薄的银光,闪烁著,化为一股更大的暖流,融入了顾谨言身躯。 到最后,顾谨言写下“大”和“小”,体会到庄子所言,“至大无外谓之大!”、“至小无内谓之小”。 “轰!” 陡然之间,汹汹暖流,汇聚成溪,洗刷著顾谨言的身躯,他站在原地,头脑中一片空白,这一次,他终于清晰明白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文气”。 没错,就是文气。 文气如同溪流,从顾谨言的四肢百脉中穿行而过,带来一种麻麻痒痒的感觉,然后瞬间冲入眉心,随即,轰隆隆声响之中,一处神秘空间缓缓开启。 那是一片灰濛濛的空间,四周都被灰雾包裹,看不真切。 而在灰雾底下,有一方小小的池塘。 池塘简陋,仅由几块白石砌成一座圆形,其中枯竭见底,不见湖水,几块大石耸立四处,竟高耸如山峰,底下一缕白色的雾蛇状文气,孤单游走,看起来可怜兮兮,弱小至极。 “这莫非就是……文海?” 顾谨言想起一个词:“文气生,文海出!” 所谓“文海”,便是读书人储存文气的地方,也是每一名读书人的精华之所在,最重要的禁地。 无论读书写字,赋诗作文,立言明志,求道弘德,最终只要得到天地认可,都可得文气。 文气积累,形成海洋,便名‘文海’。 此地之重要,不亚于武道修炼之丹田,正所谓—— 丹田破,武道毁; 文海碎,文道崩。 “只是这文海,怎么如此可怜,这也能叫‘海’?” 顾谨言忍不住想吐槽。 这明明就是个小池塘嘛,不,甚至都不能叫小池塘,而是一个小水洼,还是一个枯竭的小水洼。 不过随著身外纸页上“天”、“地”、“人”、“大”、“小”五个字上,不断有文气缓缓涌入他的身躯,这池塘中的文气也慢慢增加,最终汇聚在一起,石塘之中先是慢慢氤氲起一层白气,随即,白气汇聚,化作液体滴落。 大量文气汇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条小溪,涓涓流淌,然后彻底汇于一处,那就是顾谨言文海的低端洼地,形如一座小小的文气池塘。 看著那座不过巴掌大小,浅浅一层的文气池塘,顾谨言有些欣慰。 虽然现在看起来,规模还不大,但总算形成了,以后只要源源不断地领悟文字中的道理,写出蕴含道理的文字来,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文气加入,最终汇聚成江,河,湖,海。 那时,才叫真正的“文气海洋”。 “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儒道,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积累,并提升起来的。” 自这一刻开始,顾谨言正式踏入儒道第一境,儒生境。 五字成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