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言不由衷 (第1/2页)
初冬的厦门,岛内开始显露寒意,路边的梧桐树的树叶在微风中飘落下来。路边的行人穿着稍厚一点儿的外套,匆匆忙忙地走着。 张教授依旧是穿着那身显得破旧的灰破长衫,头戴着黑色的旧礼帽,手中拎着一个布包,踏着沙沙作响的树叶,匆匆走着。 他转身走进一幢旧楼里,这里在沦陷前曾是一个学校的印刷所,被日军炸得满地砖头瓦砾,已经废弃了。由于这里比较隐蔽,张教授将这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巧妙地变成了杂志社编辑部工作间,也是会客室。他向外面四处看了看,见四处无人,便走进来推开一间房屋的门。 张教授对忙碌着的女学生说,“小安子,你知道我约到了谁的稿子了吗?” 安静停下了手中的打印活计,好奇地问“谁的稿子?看你高兴的样子,一定又是个名人吧” “嗯,名人,咱们东南沿海的名人!”张教授放下手中的布包说:“是洪承达先生和阮英华女士的稿子!” “那可太好了,阮英华女士是谁,我可不太熟悉,但洪承达先生,可是咱们厦门工商业界知名的爱国人士。战争爆发,他参加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被选为劝募部部长,带头捐献财产,支援前线,……” 安静如数家珍地说道。 “那我告诉你阮英华吧?”张教授一脸微笑地说:“阮女士是香港《华商报》的大记者,写了很多关于民众抗日和难民生活的文章,揭露和鞭挞日伪政府,很有深度,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张教授说着掏出文稿放在桌上了。 安静拿去稿子看,阮英华写的是《厦门为什么会沦陷》,她认真看了看,高兴地说:“名人写得就是好,有讽刺意味,有这些名人支撑门面,我们的《救亡言论》很快就可以发刊了。” “嗯,这一期的内容很重要,你马上进行编排和校对,下班前发往香港印刷厂印刷,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不能泄露了半点内容!”张教授反复叮嘱道。 “张教授,你就放心吧!”安静说着,拿起文稿,又忙着打印起来。 这时,外面有人敲门。张教授急忙打开门,看见有个学生跑过来说:“张老师,外面有人要见你?” 张教授吃了一惊,忙问:“小夏,是什么人?” 小厦忙说:“她说是厦大学生!” “厦大学生?不都迁往鼓浪屿了吗,她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张教授思吟片刻,说:“我知道了,你让她等我一下。” “好的!”小夏姑娘转身跑出去。 张教授转身对正在忙碌的安静说:小安,你带着大家和设备马上转移从后门马上转移。 “张教授,为什么马上转移?”安静不解地问。 张教授说:“你先别问了,赶快转移就是了。” “去哪儿?你怎么办?”安静疑惑中带着关心。 张教授想了想说:“就去老街的联系点,有人要见我,我现在还不能走,你们快走。” “这怎么行啊,要走一起走!”安静极不情愿的说。 “这地方不安全了,我留下应付他们,快点走。”张教授催促着安静等人。 “那好吧!”安静等人急忙收拾东西。 张教授胡乱抓起桌上的两本书走出去。他走出那幢旧楼,看见门口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下,站着个一身着学生装的女孩。 张教授依旧不紧不慢地走过去。那女孩发现了张教授,急忙迎上去,彬彬有礼地说:你就是张教授吧? 张教授点了点头,问:请问小姐,你是? “我叫庆芳,曾是厦大的学生,我还听过你的课呢,你不记得了?” 其实张教授对庆芳还是有些印象的,庆芳在街头演出,展露才艺;日军机轰炸厦大校园,庆芳主动救治受伤学生。但他还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