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不投入,大产出的生意 (第1/3页)
两位捕快也是金震山手下的捕快,一个老捕快,一个小捕快,老捕快有后天四重功力,小捕快有后天三重功力。 后天三重功力,算是勉强能靠着武功吃碗饭了,能混进衙门,当然还是走了关系的。 此刻街上邻居街坊看着人家连夏氏医馆的门都不进,也都觉得理所应当,至于不公平的“特权”心理? 有特权才正常,如果没“特权”他们才觉得不合理。 他们刚从夏氏医馆门前走过,身后就传来一道声音:“两位兄弟留步。” 两者一回头,便看到三道身影走了出来,当先唤他们的是一布衣青年,气宇轩昂,后面伴着一中年人一小丫头。 那年轻捕快还面露疑惑,老捕快已经是弯腰鞠躬,像个龙虾似得飞奔到其面前,扑通一声单膝跪地道:“小的给夏大人请安。” “夏大人?”那年轻捕快一惊,立时明白这是哪位了,夏御医! 他也连忙奔到夏仲面前单膝跪地:“给夏大人请安。” “嗯。”夏仲颔首:“两位这是在办什么公差?” 那两个捕快起了身,老捕快对夏仲是万分恭敬,不为别的,那天聚义楼的事他是在场的,乖乖,军卫差点踏平聚义楼!就因为这位夏御医!这位可是通天人物,别说他们捕头,就是三司司官都得恭敬低头。 而且金捕头也是没少和他们说其与夏大人的交情,这就是他们的爷! 他连道:“小的们是在奉命征粮。” 夏仲脸上露出一丝奇色,大周税赋主要是田赋和商赋,像南郡城中很多没田的城民只有算赋,口赋,更赋,商赋。 商赋不必说,夏氏医馆也算商。 算赋为十五至五十六岁的出,夏家只有夏景堂无需出,口赋是人口钱,一家有多少人出多少个人的赋税,当然这个赋税如果从军,从官,自然个人可免,更赋则是为那些不从国家劳役的出,比如国家修筑城墙,兴修水利这等工程,是每一个子民的义务,如果不愿意出力,则出钱出粮抵扣。 夏仲记得今年的赋税已经出了,怎么突然征粮了? 难不成要打战了? 他心中一念闪过,道:“既然是征粮,那就该家家户户掏的,我家也是南郡一户,岂能回避。” 那老捕头一听吓了一跳,连道:“夏大人恕罪,我们岂敢征夏大人家的粮。” 夏仲一抬眉:“怎么?我不是南郡子民吗?” 那老捕快顿时不敢多说了,小捕快更是连头都不敢抬。 好家伙,这位夏御医年纪比他还轻,可这份气势却比金捕雷捕还恐怖,大官就是不一样。 他只当是“上官”气势,却不知是夏仲维持「剑心通明」,心随意动,那气势一凝凌厉如剑,他一个后天三重哪能不惧? “算算我家该出多少粮。”夏仲道,说着回头瞥了身后的小菊一眼:“有一个人算一个人,我那名士街府上的也算上。” 夏言慎眨眨眼,欲言又止。 老捕头还想再说一句以夏大人的官身,府上不必应征也是可以的,不过这征粮不比税赋,这是突发事件,那是人人得响应,理论上来说没有特权。 何况看夏大人那一脸“正气”的模样,老捕头心下暗暗佩服,人家一句我也是南郡子民,让他听着舒服! 怪不得人家能带着王府御医出街坐诊呢! “是,小的这就算。” 他们拿出户籍簿子清点一番人口,像正二八经的卖身过户,都是有官方手续的,一人口出两石粮,一清点,夏仲家里该出粮一百一十六石,两石(约三百斤米)为一两银子,也就是五十三两银子。 这次夏言慎很是主动的回去拿了五十三两银子交给了差官,那两位差官办完了差,这才点头哈腰的去下一家了。 五十三两银子,夏仲的月俸没被京灵郡主翻一倍之前,小半月的俸禄了。 而且夏仲也知道,这种特殊征粮时,市面上的粮价也会上涨,那两个捕头给他两石折银一两已经是讨好他了。 送走了公差,街坊领居看着这一幕,自然是赞不绝口,先前刚刚被征粮的苦心思也没了,没见人家夏御医都响应征粮,都是南郡子民,岂能不交。 回了夏氏医馆,夏言慎便张罗着要关门带夏仲回新府上看看,夏仲此刻也知道顾南神秘的好事是什么了,不用说,换新家了! 这事除了那宅子来的莫名其妙,夏仲也不能说什么,他也想让爷爷和爹过上好日子,晚年安逸无虑。 只是盼着那宅子来的堂堂正正,可千万别是那狗屁江司官不知道从哪里强行霸占的,不然这盆屎就扣他头上了。 以夏仲的见识,岂能想不到那什么石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