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朱元璋的惊喜 (第2/2页)
“爷爷说得对。” “你打算在过几日再卖毛线手套?你那边可缺人手?趁着天气还不是十分寒冷,倒是可以让人再做一批毛线衣。” 朱英此刻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道:“孙儿的确是打算过几日就推出毛线织品,并且打算与人合作来办更大的作坊。”m.zwWX.ORg 他就是打算赚这头一笔,这样能对民生起到大影响的东西,他总不好一直攥在手里,得个头筹就可以了。 “若是能认识工部的人,让工部引导此事,说不定今年冬天能少冻死不少人。” “不过谁让咱们只是平民百姓,并不认识工部的官员呢?” “本来孙儿想要将毛线的做法广而告之,但想到若是这样做,说不定会便宜了草原上那些人,或许反倒破坏了朝廷的计划,所以才忍住了。” 说到这里,朱英也是有些叹气。 这就是身为普通人的坏处了,纵然手里有着好东西,也想要拿出来让百姓们受益,但因着不是决策层,没办法站在更高的位置俯瞰世界,无法知道朝廷目前的具体政策,所以也就不敢更不能将这种能影响草原发展的技术放出去。 从草原得了羊毛,大明的人利用羊毛来做手工,这是能促进双方共赢的好事。 可若是在大明这边的毛线编织业萌芽都没一个的时候,就先让草原那边发展起来,他就无法判断出是好还是坏了。 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没办法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做不到。 这就是身份、人脉上的局限性。 朱元璋听了,沉默了下,道:“你的担心并非多余,爷爷倒是认识工部的人,回头问一问此事。” “真的?”朱英惊讶极了,他爷爷这是深藏不露啊! 不仅认识方孝孺,认识蓝玉的族亲,还认识工部的人? 但又一想,能认识方孝孺这样的翰林学士,再认识一二个工部小官,似乎也不是奇怪的事? 只能说,他爷爷这十年在应天府没白待,果然是很有人脉!难怪偶尔谈论国家大事时,能很宏观地看待问题。 认识的人多,眼界就是不一样啊! 对这时代的官员就只认识一个方孝孺,但朱英也从不会小看任何一个能在应天府扎根的官员。 起码在为人处世上,这些人大多都是人精。 而不是人精还能继续待在这里的,要么就是大才,要么就是有强横后台。 朱元璋面对着大孙子的目光,有点心虚地嗯了一声,摸着鼻子说道:“所以此事交给爷爷就好。” 听到他这样说,朱英立刻就放心了下来。 朱元璋也的确没辜负大孙子的信任,都没回皇宫,直接在当晚就传了口谕,让锦衣卫去通知工部尚书,明日起,秘密建立一个毛线工坊。 在今年真正的寒冬到来之前,尽量多的大批量收集羊毛。 就算是暂时无法用上,反正都是能贮存的东西,尽量多收! “若是办不好这个差事,他这工部尚书就可以不用干了。”打呀打的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