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1章 桃花女子 (第1/2页)
而这种与扫墓祭祖的严肃同时存在的唐朝浪漫,构成了崔护其诗其人故事流传千年的独特背景。 人面桃花之所以分外动人,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青年男女们在郊外寻找爱情的浪漫氛围中, 考试不中的大帅哥崔护,作为一个1000年前的“单身狗”,他与她的故事正是在清明节的浪漫中得到了酝酿和生发。 桃花为证,清明为凭,浪漫因此而传递千年。 跟清明节有关的爱情故事,就是著名的“崔护谒[yè]浆”故事。 说这个名字,可能大家还不太明白,大锤再说一个由这个故事诞生的著名成语“人面桃花”,您可能就明白了。 是的,这就是著名的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歌背后的爱情故事。 这一站可不得了,人面桃花的成语就出来了,桃花美,人更美,这把崔护当场就给迷倒了。 崔护立即用言语试探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女子的倾慕之心,不过女子很害羞,就斜倚桃树低头不答。 崔护也是正人君子,发乎情止乎礼,只是恋恋不舍多看了女子几眼,就告辞了。 女子送崔护出门的时候似乎也面颊发红,有几分郎情妾意的痕迹,但是也很守礼制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邂逅之后,第二年的这个时节,崔护又去此地寻找那个女子,却发现大门紧锁,无人应答。 崔护心里这个淡淡离愁立即成了相思之苦,于是就在大门上题了那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诗歌是这样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最后落款“博陵崔护”,写完了洒泪而去。 过了几天,崔护还是不死心,又去那里寻找,结果听到院子里传来老人哭声。 敲门进去,女子的父亲一听说他就是崔护,立即哭道:我女儿就是因你而死啊! 原来那女子去年见过崔护之后,早就芳心暗许,迟迟不肯出嫁他人,就是不肯忘记崔护。 结果前两天崔护前来的时候,她跟友人出游踏青了,错过了,回来一看这题诗,肝肠寸断,觉得这段刻骨铭心彻底是此生无望了,于是绝食而死。 崔护一听,立即冲到女子床前,搂着女子身体大哭不止,一个劲儿说“我来了,我来了”。 结果,这么狠命一抱一摇,本来已经断气的女子竟然又喘过气来了。 于是皆大欢喜,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这首诗以及附赠的这个故事,自晚唐开始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并催生了诸多相关的戏曲小说故事,成为我国古代爱情故事中脍炙人口的一则传奇。 不过在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真正值得大锤在清明节中跟列位读者听友来细细说一番的,就是这个故事的发生时间。 “崔护谒浆”故事,从晚唐见于文献时,就明确写道,这个故事前后跨度一年,前后两段情节,都发生在当年的清明节。 在唐代,清明节出游踏青的行为非常普遍。而且,这个踏青不仅是文人墨客的专属,很多贵族妇女和平民百姓也都会参与其中。 在唐玄宗统治的天宝年间,甚至下令宫女们可以出门踏青。 唐人描写当时长安居民蜂拥出城踏青的盛况,曾经有诗云:“万家车马雨初晴”。 这样的男女大规模清明出游,就为崔护的城南人面桃花奇遇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实际上,在这样的踏青游玩中,由于男女无需相避,发生爱情故事的概率也比平时要高出许多的。 而且在清明节期间,唐人还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其中尤其能够促进男女爱情故事发生概率的,就是清明节的荡秋千民俗。 秋千这项游戏,起源很早,据说是在春秋时代有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起初它本来是运动项目,后来成了嬉戏项目,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秋千与仕女们正式搭上了对子。 这首诗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是诗写的美,还因为这首诗背后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