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又有人逃荒 (第2/3页)
,边就着米酒喝下,吃得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桌上的孩子们闷头吃着,大人们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这时候,周老三随口问了赵多喜:“赵管家,这几日你咋总往镇上跑,可是府里的事情太多?”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起此事,赵多喜立马露出了淡淡愁容。 “我来桃源村前,本已把府上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可谁知官府忽然要接济流民,把活儿派给了沈家,我家老爷这才要我回去呢。” “接济流民?”周老三听得一头雾水:“哪来的流民?” 瞧着他一脸迷茫,赵多喜便猜周家定是还不知晓呢。 于是忙道:“你们还没听到风声吗?前些日子,北边又有好几个城的百姓开始逃荒了,一路朝着灵州城的方向过来,官府这才早做准备。” 说起来,赵多喜今早回桃源村时,还见到镇上多了不少官兵要巡守呢。 “啥?又有逃荒的了?”周老太听了也惊。 不过想想这倒也没啥稀奇的。 自从三年前开始大旱,各地就陆续起了逃荒风。 像周家这般逃荒的,已经算是比较晚了的。 “又有逃荒的,可见各地过得都不好啊。”周老三忍不住叹道。 “逃荒倒没啥好稀奇的,这两三年来我也见多了。”这时,白镖师开口道:“只是为何这次官府要沈家接济流民?赵管家,你可知其中缘由,以及到底是怎么个接济的法子。” 不得不说,还是白镖师头脑清楚,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 要知道过往两三年,灵州城涌入了大量流民,官府向来都是对其极为排斥的。 就连周家刚逃荒至此的时候,都是被撵去了偏远之地开荒,不许他们在镇上流窜。 可这次咋就起了善心要接济? 赵多喜也神色认真了些:“不光是我们沈府,镇上那些富户里,除了张衙内那般在官府门路深的,余下的都被要求接济流民。” “至于缘由。”赵多喜不由撇撇嘴:“还不是跟赋税有关,谁让咱灵州城今年的赋税又增多了些呢。” 说起赋税,本朝的律法可是规定了,每年都会给不同州城派发指定的赋税要求。 今年灵州城受旱灾影响稍稍小些,于是要交的赋税便足足上涨了一半。 眼下也是缺人之际,官府这才不得不留住新的流民,咋说也能帮着多些赋税。 “啥?竟然涨了一半多?”老村长听了都跟着吃惊。 白镖师蹙眉道:“咱们为皇商种草药,倒是不受啥影响。只是周家要是想去镇上开铺子的话,怕是要深受其害了。” 周家人一听,心里也都有数了。 毕竟如今旱年,各地赋税主要得由商铺承担最多。 如此一来,连他们做生意都要受些影响。 别说是家里的大人了,就连小绵绵听了都忍不住跟着叹气。 小手抓着饭碗,一时只顾着听话,也不忙着吃了。 “对了,赵管家,你可知这波流民都是从啥地方下来的?”周老太随口问了句。 赵多喜回想了一下:“好像离咱灵州城不是特别远,有霞县的百姓,还有谷城和砬山城的百姓,再就是东边的春稻县了。” 这话一出,周老太和宋念喜她们都有些反应。 “砬山城?”周老太寻思了一下:“这地方咋那么耳熟,像是在哪儿听过。” 宋念喜也若有所思地端着饭碗。 “霞县?”她嘀咕了一句。 “咋啦三嫂,你听过这地儿?”周老四好奇地扒着饭。 宋念喜不大自在地“嗯”了声。 “这霞县是出了名的穷县,我后娘离了我家后,就带着个妹妹改嫁到了霞县呢。” 说起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