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子道,大事已成 (第1/2页)
朝堂之上,梁适的计谋终究是得逞了,开封府吕公绰正愁这事难以解决了,副宰相都亲自催促了,那自然以招摇撞骗把赵清贶判个刺配,如此了解。 吕公绰便以为自己终于算是把烫手的山芋给扔出去了。 谁知七八日后,有人来报,赵清贶竟因为风寒死在半道上了…… 吕公绰当场就傻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弹劾如雪片,连吕公绰也在被弹劾之列。 以谏官韩绛最为激愤,他第一个在朝堂之上说出赵清贶必然是被厐籍杀人灭口了,不仅如此,厐籍还是授意吕公绰去杀人灭口的,厐籍是怕赵清贶受不得刺配之苦,最终会招出真相。 那说得是有理有据。 韩绛还真不是梁适安排的,谏官本就是做这事的,而且韩绛家庭,那可是不比梁适差多少,韩家,曾祖父就是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国公爷,祖父也是一样的待遇,父亲韩亿,就是前前前任的参知政事,最后的待遇也与先辈一样。 到得韩绛这一代,亲兄弟就有七人,一个个都是朝廷官员,以韩绛韩缜韩维三兄弟最有出息。这还不说其他叔伯兄弟,真要算起来,韩家在朝的,怕也有好几十人。 韩绛为何喷得最凶?也是要搏出位,喷宰相,那才是宋朝谏官的荣誉。 大宋朝这风气,倒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台谏两院,那就是喷子集中营,那一个个,都是上喷皇帝,下喷百官,不怕喷谁,就怕找不到机会喷。 所谓台谏两院,就是所谓的言官衙门,拿“嘴”当官的衙门,也就是“御史台”与“谏院”。 御史台大概就是纪委与反贪局,有自己的牢狱,有自己所属的调查机构。 谏院大概就是纯喷子衙门,有监察的权力,也会在各个衙门派人手,行监察之职。韩绛此时的官职就是右言正,乃中书门下的谏官。 说到中书门下,那就不得不把大宋朝廷的基本架构说一说了。三省六部,二府三司,外加台谏两院。 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不恰当的比喻,大概就是皇帝的中央办公厅。 门下省,不恰当的比喻,就是皇帝的中央秘书处。 尚书省,还是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国务院。 这三个省,都归皇帝直接管辖。中书省负责起草所有的政策与命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这些政策与命令,尚书省负责执行。 所以尚书省下,还管着六部,刑部,兵部,礼部,吏部,工部,户部。 所以宰相的名号,才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管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官。 为了给宰相分权,就又弄了一个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这就是一个府,为政事堂,这是宰相办公的地方。 枢密院,另外一个府,管军事。 这么分权还不够,就又弄了个三司,把盐铁、户部、度支三个职权部门分了出来,弄一个三司使来管辖。 盐铁与度支,这就是管钱的地方,户部,听起来是管人口的,其实还是管钱管土地赋税的。所以三司,基本就等于后世的税务部与财政部的结合体。 台谏两院也就不用说了。翰林院也不必多说,中央党校,加皇帝智囊团,加什么都可以帮着干。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一点的部门,比如大理寺,大概相当于最高法院。鸿胪寺,外交部。光禄寺,皇宫的后勤部。太常寺,管祭祀与礼仪,将来考不上进士的晏几道,就在这里恩荫了一个九品的小官,太常太祝…… 宗正寺,这个比较重要一点,后来也叫宗人府,清宫剧里,动不动就把阿哥格格弄到宗人府去发落。这就是管理所有皇家子弟的衙门,汝南郡王府赵允让,就是知宗正寺,皇家大总管。 其他的就还有一些馆阁,什么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 里面也有许多官职,比如学士什么的,有具体负责干活的,修史修典籍之类,更多是文官的荣誉头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