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斗彩鸡缸 (第1/2页)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一行人从休宁出发的第十二天下午,来到景德镇,吃完饭、逛了街,回到客栈,五叔带我们去参观制瓷的窑。 我们去看的窑,在当地小有名气,是生产民窑的作坊。 五叔刚才一路走过来时,就对我们说,这个民窑生产的产品不比官窑差,许多富贵人家都喜欢他家的瓷器。 我们在浮梁古城时,就曾说过浮梁古城虽是七品县城,却是五品官员的规制,这与景德镇成为皇宫御瓷生产定点有关,朝廷常年会派三、四品的大员前来景德镇临管官瓷的制作。 既然官瓷的制作需要朝廷派遣官员劳心费力,就是说生产官瓷的厂商也是有业绩考核的。 生产官瓷的厂商,表面上搭上了一条赚钱的快船,但是这条船会不会翻,真的很难说;负责监督官瓷制作的官员也是压力山大啊! 瓷器的制作除了慢工出细货,还十分讲究工匠的技术水平;这样,就有了官方要求民窑搭烧官窑瓷器的事情,以防一窑烧坏了,还有后备替上,这也是合法的。 后来,人们称这种有能力做官窑替工的民窑叫“官古”窑户。 在明代时,景德镇的陆子顺就是最出名的“官古”窑户,他的民窑出品精美程度,达到了官窑的要求。 我们今天去参观的民窑,也是“官古”窑户,陈老板的工匠技艺了得,他们的出品十分完美。 萧遥剑问陈老板:为什么官瓷如此贵重? 陈老板说:首先,官窑的成品对质量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每一件合格的官窑,都是万中挑一,必须是完全无一点瑕疵;或发现一点瑕疵,当即毁坏,绝无次品流出民间的可能。其次,官窑的瓷器主要用于皇宫、官方的对外贸易或是外交关系。没有皇帝御准,是不可以使用官瓷的,否则就是僭越,这可是掉头颅的事情。 萧遥剑听了,深深吸了一口气! 古代封建礼制社会,等级观念非常看重,任何人都不敢僭越,不要说平民百姓,就算是官员或贵族,都不能使用官瓷。 萧遥剑又问:官瓷这么贵重,难道真的不会有官瓷流入民间吗? 陈老板说:谁敢拿自己的头颅换取金钱啊! 我听了,微笑不语。 俗语也有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 正是官瓷完美与贵重,让有些人铤而走险,让民间从此有了官瓷的收藏。 铤而走险的正是监者自盗:督陶官的营私舞弊。 在宣德时,督陶官太监张善,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将官瓷作为贵重礼物,送给一些需要笼络、巴结的人,由于做得过份了,就被人举报,被斩首示众。 利之使然,不能停息。 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一定会让人前赴后继;多少官瓷流入民间,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官瓷流落在民间成为事实,这也是后世争相仿冒官瓷的原因。 话说,明代官窑在我曾生活的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