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穿越者有点不一样-青州篇(1) (第3/14页)
历朝历代里最聪明的一个就是李世民的租庸调制,变相延缓了一些趋势,但还是跑不过土地兼并的魔手。 事后就是你们吹得神乎其神的超强GDP宋朝了,这下全用货币了,能不能活就更看市场了,市场一死,他们也跟着死了,呵呵呵。 然后明清也一样用钱,更狠,连用实物交税的方式都没了,直接全部用钱算,非常棒。 景浩这一连串下来,农民们头一遭觉得,苦日子居然有盼头了,家里居然有余钱了,刚出不就就获得了底层民众的一致好评,评价之高简直是历年未见。 可景浩的连招可还没完,有了货品(税粮)和供应(自由农民),自然是要有市场和商人才行。 为此景浩出了个损招,能帮佃户跟地主买下土地来,钱也不用他换,你要我就出钱帮你买。 这招一出,许多境内的门阀和地主们纷纷怨声载道,手下的佃户大批量脱离,一时间御史台都快堆满了弹劾的奏折,但还好景浩京城有人(御史台是人家外公开的……。 呵呵),暂时稳住了这堆『麻辣』奏折。 毕竟前面的模式走下来,许多佃户都动摇了。 于是景浩配合着全新的环境,对商业这一块展开了一波调整,他先是在青州各处设立了转会市场,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这种商会首先会贷给手工匠人以资金、设备和场地进行建立工匠馆,并与工会谈判,用良好的采买雇佣契约,以便用一定价格收取其产品,让生产者脱离市场并领取加工费和薪水。 商会接下来会在自由市场建立商会馆,以便介于工匠和商贩之间,筹办、保证、供应商品货物为业并从中收取佣金。 他们可以接收物资和委托贩卖,或进行特定物资交易;把物资加工后再贩卖的;处理各种商品售后服务;进行原材料买进委托的。 会先在农民、小贩和工匠之间进行各种职能的交易订单,如米、杂粮、薪炭、砂糖、盐、干货、鱼、木材等,甚至是各种加工品,或是向其工匠馆订购原料。 再由商会人员接受订单,再从特定工匠手中买进后再卖给有需要的商贩;工匠需要原料则从生产者手中买进后加工并转给商贩,每次买卖从双方收取一次性佣金,为总成交的3%.由此一处,农民和加工粮食的生产者可以双方分开,这时候只需官府入驻这个商会,就能完美的控制所有东西的价格涨幅和降幅。 另外一项便是复式会计系统的开发。 其原理为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需要仔细到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数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按照试算后的情况生成财务状况表,会表示记录体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例如我们成功将这个系统运用到军队后勤物资的物流管理上,从采购,储藏,配送,运输,都可以一一记录,再用会计生成报告,是好是坏一目了然。 这使得做假账这种事情在此时压根不存在,专业人员一算便知其中真假,也使得账目管理更加清晰明快,更加有条理,也更加难欺上瞒下,报表一上来,什么东西都知道了,你想怎么躲,除非你不交报表,不然肯定会被发现。 这两套系统推出伊始,一经推出之后,众多商人大老板和门阀等对这两套系统简直赞不绝口,清晰明快的账目和行之有效的中介商系统无疑是现在最需要的,前者杜绝了许多徇私舞弊结党营私,后者则是让利益受到损失的地主门阀们有了出路。 别忘了这里曾经被穿越者祸害过,商人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 而且要论人脉,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有钱人多一些嘛,有了人脉做生意自然也不难,在李氏带头参与进去且获益之后,在上述佃户脱离风波受损的有钱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行。 结果如唐景浩料想的一般,这帮人搞起各种交易来简直得心应手,加上之前的套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剩下的就是把他们加工成商品,然后卖出去而已,而且销路还不错,比起收租子还更有赚头。 更重要的理由是地变少了,田赋交的自然也少了,但收入却在商业的找到了补充。 再加上以前本来就是那帮脱离佃户的收租人,本来他们就有责任将农产散出去,那帮脱离佃户也习惯了交由他们处理,因此除了无法收租之外,其他的其实和以前没差太多,只是收租变成了卖东西。 目光长远脑子不傻的一些人纷纷随着李氏门阀加入,其中李氏更是成了齐王的代表商队,带着商品出行其他州属做买卖。 此时就算粮食有大把盈余,他也有了去处,不会全部堆积在市场上冲击价格,而且食品加工小作坊放去商会进行中转售卖之后,底层农民的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中低层的地主也能做一笔生意他收上来的粮食有了去处,门阀豪族损失了土地和佃户,但是获得一批潜在的供应商来卖东西,家里盈余的土地只要全部转成作坊制作加工商品,这样出去跑商,能卖更多钱,毕竟原料和人力资源那么廉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