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轻取宁锦,召见俄使。 (第1/2页)
渤海,葫芦岛外海。 千帆竞度。 外海上等待着入港的明军运兵船和货船排了好几里的队。 而在外围,诸多飞剪式的纵帆船在来回游弋巡逻警戒。 在失去了南方之后。 清廷就基本失去了制造大海船的可能性了——在加上明军海军对海岸线的巡逻,清廷方面的内河水师根本就不敢出海。 因此这万里海疆便是明军的后花园。 清军除了在一些河口修筑炮台加强防御之外,面对明军在海岸线任意一点的登陆都显得毫无办法。 毕竟你不可能预判明军的登陆地点,等你发现明军集结,想要从陆地调集大军前来阻挡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葫芦岛上。 外海是遮天蔽日的帆船。 港湾内,士兵、物资分别从不同的通道下来,整个葫芦岛开建的临时港口已经成为了一个物质堆放地,大量的人员穿梭其中。 朱道桦的指挥所也已经搬到了葫芦岛。 等葫芦岛稳固之后,大军就会进入锦州府,扫荡锦州、宁远,再以锦州宁远为跳板,扑击山海关,随后便是破关而入,兵锋直指北京城了。 短短四年时间,朱道桦眼看着就要完成当初许下的“五年灭清”的诺言了。 现在也是很有精神,在葫芦岛巡视。 而就在朱道桦在巡视了葫芦岛港口的明军的登陆情况之后。 朱道桦返回行在,就很快接到了辽东战场的战报。 “好啊!彭浚的第三方面军立大功了!” 朱道桦得到了辽东大胜的消息也是精神一振。 “皇上,如今鞑子关外八旗主力尽丧,第三方面军大可乘胜追击,继续北上,驱逐关外八旗,尽占关外之地!” 军师陶必铨在朱道桦身边提醒道。 “不错!”朱道桦微笑着点点头。 他也没想到关外之战居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本来预计的是打胜容易,但是歼敌难。 对方可以利用满蒙之地的辽阔慢慢周旋。 但谁能想到在铁岭屯堡这样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双方居然发生了一场预料之外的决战。 这一战就把清廷的关外八旗给打残了。 保守估计,关外八旗死伤至少两万。 而剩下的逃进了深山老林里面能出来的也不多, 最后整个关外八旗剩下的能战之兵最多不超过一万五。 就这一万五千兵,根本不足为虑。 第三方面军大可以直接沿河北上,占海城,攻辽阳,战奉天。 将清廷的关外八旗一路向北赶。 “如此的话,第三方面军的兵力似乎就有些不够了。” 另外一边负责本次扫荡宁远、锦州作战的罗定山少将提醒道。 因建立了明军第一个龙骑兵旅之功,罗定山现在是新生代明军将领之中的佼佼者。 与杨遇春、杨芳两人并称为二杨一罗。 而且因为二杨是从清军那边投降过来的,和罗定山直接就是从南洋开始就从明军的小兵一路升上来的不同。 因此许多人都看好罗定山的前途,认为他未来有可能接替赵四成为陆军部尚书。 算是明军内的年轻将星了。 “第三方面军本来有三个旅,补充了一个龙骑兵旅之后人数有两万人,两万人洒在辽北这么广袤的土地上是有点不够用。”陶必铨点点头说道。 朱道桦想了想,问道:“海参崴屯垦司能动员出多少人?” “曾阿大那边有兵两千多人,另外屯垦的壮丁可以动员出三千多人,倒是能再组建一个新的步兵旅。”罗定山说道。 曾阿大是他的老部下了。 有机会他当然也会提携一番。 现在对曾阿大就是个机会。 如果海参崴屯垦司要组建一个新的步兵旅,那旅长就非曾阿大莫属了。 现在明军陆军基本作战单位就是步兵旅,一个步兵旅五千人左右,对于陆军的军官来说,成为一旅的旅长,是向上升的唯一的跳板。 只有干过旅长的,才有向上升为各方面军的高阶将官的资格。 只有当过旅长,在军衔的提升上才有成为将级军官的可能。 现在明军拢共就三十三个步兵旅,三十三个旅长。 成为一个步兵旅的旅长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曾阿大的竞争对手既包括各部立功的军官,也有大量接受了最精英的大明陆军军官学院培训的学生军官。 都是眼巴巴的盯着这旅长的位置呢。 旅长之下,只能算是中低级的军官。 旅长之上才是高级军官。 以曾阿大的背景出身,想要顺利谋取一个旅长的位置更是艰难。 不要以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