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23 章 鞑靼人的新未来(下) (第2/3页)
没有天然的草原,只能自己打牧草,种苜蓿,喂养有限的牛羊。 “养羊主要是为了羊肠子,这个东西对买活军来说很有用,羊毛、羊皮和羊奶是次要的,皮毛可以从塞外来买——” 不管巴图尔的理由,他是否能够理解,现在,那日松不那样反感他的改变了,巴图尔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理想——这个陌生的词儿,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和信仰,他想要结束草原上这样无止境互相杀戮的轮回,那日松能够明白的仅仅是这一点,但这一点,足够让他放下芥蒂,试着接受自己的兄弟从巴图尔变成了虎福寿,去聆听虎福寿讲述的那些陌生的道理。 “靠力举起一千斤,智慧能举一万斤。”虎福寿告诉那日松,买活军那里,所有的孩子都要上学,知识和智慧,在买活军那里,不像是在草原上一样,完全是属于大贵族们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要去汲取的东西。“每个人都至少要认得拼音,那日松,拼音很有用——学会了拼音,就能从纸张上获取凝固的知识。” 那日松承认,虎福寿说得是对的,拼音的好处无穷无尽,拼音,实际上就是大贵族们使用的文字,鞑靼人的话是表音的,大贵族们使用的文字,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音节,那日松学会了拼音之后,忽然间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文字并不深奥,它没有在草原上广泛流传,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需要它来传递的知识。 鞑靼人的学问,有许多是无法写下来的,他们操弓策马的功夫,完全在从小到大的生活里,在日复一日的放牧中,靠着身体的本能和长辈的教诲逐渐领悟,文字说也说不清——但放牧、种植的学问,那些属于生产力的东西,它们是可以用文字记载下来,被读者领悟的。 那日松敬畏着报纸,也敬畏着这些能够增产的知识,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小知识能够彻底改变草原。 “但是,巴图尔。”他说,“你说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学校——洗衣厂——自行车——水泥路——水泥房子,听起来,那地方就像是仙境,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那都是汉人的东西,我们草原上过的完全是另一种生活,巴图尔,那些东西……属于城市,需要很多人一直住在一起,不会到处挪动,可我们草原人四处放牧,只能彼此分得很开,我们怎么可能过上那种生活呢?” “难道买活军对这样的事情,也能有办法吗?” 巴图尔一下就笑了起来,“唉!如果你能看过买活军的仙画,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如果你看过买活军的蒸汽机的话,那日松,那你对草原的将来,就会深信不疑啦!” 他揽着那日松的肩膀,冲着那空荡荡的草原豪情万丈地挥起了手,“有一天,你会看到这草原上也修通了水泥路,看到我们这些牧民定居在四季草场,开起了养牛场,看到了车辆从四面八方送来了营养的苜蓿草,羊儿吃了噌噌长肉,比现在这样四处放羊吃野草,速度要快得多。” “那日松,草原的日子要大变样啦,我们的长生天母亲,它的乳汁能养活更多人了,我们会有医院,会有盐,能随意地用铁——祈祷吧,那日松,向六姐祈祷,什么时候买活军的脚步来到了漠北漠南,什么时候就是咱们鞑靼人的好日子。” “到了那一天,最卑微的鞑靼人,也能看得懂拼音记述的鞑靼文,我们鞑靼人的历史,不再是口口相传的长歌谣,会被记载在文字上,代代相传,鞑靼人也能吃上青菜,也能顿顿吃上鲜羊肉——或许到了那一天,肉尽够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