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下扬州 (第2/2页)
享受啊。 正想着,一个更柔软的东西抵到了他肩膀上。 “伯爷,此去扬州路远,咱们需先坐马车到涿县,从哪坐船经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就可到扬州了。咱们要在船上待好多天,伯爷可要多怜惜怜惜奴家。”说完用两个气球对着周奎猛蹭。 周奎一脸受用,感受着玉玉的柔软,笑着道: “好说,好说!” 在玉玉的可以迎合下,周奎终于把在小翠身上没打的冷颤打到了玉玉身上。马车略微的颠簸带给他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第二日 他们在涿县登了船,经过近二十天的航行,到达了扬州地界。 此时正值三月初,是扬州一年中风景最美的时候。草长莺飞,拂堤杨柳。一路上周奎可谓是饱尽了眼福。 烟花三月下扬州,果然名不虚传。 等船靠了岸,周奎带着几个下人和护卫下了船,其中就有陛下派来帮助他的锦衣卫小旗周号。 他本想着携玉玉一起下船,没想到被她拒绝了。理由是她要在船上等候,不耽误周奎领略江南风光。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周奎竟然还有一丝不舍,但很快便消失了。 前来迎接他的人早已在岸边等候多时了。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消瘦,面容白净的中年人,见周奎上岸,带着人迎了上去。 “想必这位就是国丈爷了吧。在下萧全,有失远迎了!” 扬州自古便因盐而盛。西汉广陵王刘濞“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国力强盛。及至明清两朝,扬州已然成为南方盐运中心。当时,两淮生产的食盐运输到此储存,然后或沿京杭大运河销往北方,或逆长江而上销往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中原诸省。 因此,明清时期“扬州繁华以盐胜”。那一颗颗晶莹雪白的盐粒儿,汇聚成金银山,使得这座运河名城空前繁荣起来。这些贩卖食盐,因盐而富的商人们,虽然家乡迥异、姓氏不同、文化参差,但他们与士绅、文人、工匠、布衣等芸芸大众一起,创造了扬州的灿烂文化…… 历史用一个特定的名字来称呼他们——扬州盐商。 而萧全,便是此时扬州盐商中的扛鼎人物。 他祖上本是安徽人,后来流落到扬州经商,机缘巧合之下竟然靠着私盐发了财,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挣下了万贯家财。到了萧全这已是第三代,家中的生意不减反增。扬州盐商均已他为首。 按说往日,就连扬州知府都没资格让他出迎这么远,但他今日这人不一样。是大明新晋勋贵,皇后的生父,国丈周奎。 听了萧全的话,周奎也拱了拱手,寒暄了两句。 此时刚好是傍晚,在萧全的安排下,周奎在一处府邸沐浴更衣,然后便被萧全设宴款待。 “今日国丈爷舟车劳累,在下便命人简单准备了几个可口小菜,供国丈爷品尝。”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为之,席上就他和周奎二人。但席面却是不差,特别是带骨鲍螺、马鲛鱼脯、陶庄黄雀等一系列特产,更是让周奎胃口大开。 晚宴自然是不能没有酒的,在萧全的曲意逢迎下,一顿饭周奎吃的是有滋有味。 酒过三巡,萧全便识趣地起身告退,让周奎早些休息。 几杯酒下肚,周奎也有些醉意,在下人的安排下回到了自己的卧房。 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少女早已在屋内等候,周奎一进屋便奉上早就准备好的醒酒茶,等周奎喝完之后便开始服侍周奎宽衣。 周奎脱完衣服来到床边才发现床上躺着的竟然还有一个。 回头看向了刚刚为自己奉茶的女子,却见她正无声地解着自己的衣袋。 周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呼吸陡然粗重起来,猛地先开床上的被子,果然。一句不着寸缕的胴体在烛光下散发出象牙一般白皙的光泽。 他忍不了了。 心中的猛虎出了笼。 等一切结束后,周奎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真好。 这是他脑子里的最后一个念头。炸一份薯条的崇祯的网购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