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第2/2页)
徐应元一阵狂喜。这又是个大肥差啊! “先别急着谢恩,此事你需要隐在幕后,切莫走漏风声,把官家背景给暴露出来。” “是,万岁!” “去吧,朕会给宋应星下令,让他派人陪你去选址。” 正月十八 宋应星亲自和徐应元一起出了京城,前往天津为盐场选址。 在建立盐场这方面,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后世的塘沽盐场就建在这里。 后世的塘沽盐场规模很大,有二百多万亩盐田,年产海盐三百万吨以上。 三百万吨,就是几十亿斤。整个大明的百姓加在一起也吃不完。 不过眼下他不可能建出这么大规模的盐场,能有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产量就不错了。 正月二十 徐应元回来了,在宋应星的指点下,把地址选在了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地。征得朱由检的同意后,徐应元开始招募工匠,修建盐池。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用水泥建盐池,既方便又快捷。加上水泥速干的特性,建好的盐池两三天便能投入使用。 二月初八 第一批出产的食盐坐着火车进了京城。 既然盐产出来了,那就得卖。如何定价成了一个大问题。 明代的盐价,大抵亦可以明末松江府与陕西为例加以说明。崇祯初年,松江府的盐价为每100斤,值银0.15—0.16两之间。此时的一两大约能兑换1500文左右。那么每斤盐的价格大概在十文钱左右。但松江属于产盐区,价格相对来说还算较低。.ZWwx.ORG 若是到了陕西,则盐价就相对比较高了,每斤盐要十几文了。 若是按照宋应星的记载,每50斤盐,价格贵时,需银5钱多。但价格便宜时,则只需4钱多银子。所以,按照正常的价格体系,在明代,盐每100斤,其价格大致徘徊在值银0.8—1两之间。 当然,保证这个价格的前提是,不能有灾害,暴乱,战争等等一系列的前提。 若是灾荒年间,一些不法商贩敢把一斤盐卖到上百文,甚至几百文。 朱由检的思想就一条,就是便宜。 大海里晒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少成本? 八文。 就是要比你们便宜。 于是在徐应元暗中派人宣传下,京城有一家盐铺开始卖盐了。八文钱一斤! 老百姓得知消息后都跑去抢盐。八文钱一斤,四舍五入相当于白送啊。老百姓得了实惠,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哪来的便宜盐? 哪来的不懂规矩的盐商? 打价格战是吧,来吧。你卖八文,我也卖八文! 第二天 徐应元让人在盐铺外挂了个七文一斤的招牌。 还降价? 我也降! 第三天 六文一斤。 又降? 跟着降! 接着是五文,四文。 妈的!不能再降了啊!要赔钱了!快找人查查这帮孙子到底是什么底细! 结果一查发现,原来是天津刚建了一个盐场。 私盐!? 胆敢明目张胆地贩卖私盐!还跟我们打价格战!?抓人! 可这些人妄图动用自己手段的时候发现,不好使。这个盐场没人敢动,背景深厚,是个硬茬。但具体怎么回事儿不知道! 背景深厚?总不能是皇帝放着官盐不管自己卖私盐吧? 我们要告状!天津那京畿之地,天子脚下!竟然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巡盐御史干什么吃的!? 一时间,弹劾巡盐御史的折子,要求严查塘沽盐场的折子如雪片一般往宫里飞。 他们决不允许一个不懂规矩的家伙动这块儿蛋糕。 朱由检坐在宫里看着一份份奏折,想着这些人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很舒坦。 他叫来了范景文,将折子让他看了看。 “陛下,这些人的能量深厚,还有他们动不了的盐贩子?到底是什么背景?”范景文看完之后也奇怪问朱由检,却见朱由检一脸微笑。 哦。 明白了。炸一份薯条的崇祯的网购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