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第2/2页)
江首富,富可敌国。 而且不管是他已故的外公还是姨丈姨母、亲爹亲娘,小时候都对他很好,非常照顾。 这王炸的开局,到底是怎么混成这副逼样的? 今天的事情,他虽然凭着聪明才智逃过了一劫。 可是,太憋屈了! 现在城里甭管什么万半城、刘刀疤,是个人都能踩到他头上! 杨明这辈子都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 他心里燃起了熊熊斗志。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有保镖护卫,杨明赶在天黑之前出了城,搭车回家了。 一到家里,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院子里堆了不少木料、茅草,屋顶也像是被修葺过了一样。 杨明纳闷道:“秀娘,这房子……” “是张四爷说咱们的茅草屋搭得不好,天寒地冻没法住人,所以专门叫了村人,想替咱们重新修一修,再搭两间屋子出来。” 柳秀娘满脸不好意思道:“妾身本想给他们算些工钱,可他们说什么都不要。” 她这么一说,杨明就猜到是谁了。 除了白天那个热心的老汉,不做他想。 “天底下,还是好人多啊。” 杨明觉得自己把酒坊建在张家村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 在古代,做什么都要靠宗族乡亲帮衬。 败家子的父亲是北人,因为战乱才逃到了平江,落户安家。 母亲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可外公外婆都已经过世了,就剩下一个小姨母嫁给了江镇南。 既然没有宗族,他以后的事业就得靠这些乡亲了。 杨明又想起了刘刀疤和万半城。 看样子,败家子以前是把他们得罪狠了。 这两个人是一副要跟他不死不休的样子。 可不管那败家子做过什么,和杨明没关系啊! 若是这两个不长眼的,非要跟他拼个鱼死网破,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接下来的几天,杨明老老实实地待在村子里。 把自家的茅草屋重建了一番,另起了两间木屋。 张老四和村民们,说什么也不肯收钱。 他只得拿钱跟猎户换了些山鸡野兔,顿顿好酒好肉地招呼他们。 农村人再朴实不过,这下更是感恩戴德。 每日加班加点地赶工还不要加班费! 不到一周时间,杨明的新房建好了,第一间酒坊也建好了。 放过鞭炮之后,酒坊正式开工了。 杨明坐在张家正堂里,听张三和周全算账。 张三翻开账本,一一细数道:“一共用了二十个小工,因为管了两顿饭,所以每日老夫只算了五十文钱,七日折合纹银七两,酒菜一共花去一两四百文,这里一共是八两四百文。” 他汇报完,周全拿着账本道:“木料和酿酒的器具,小人都是从石家商会买的,花去了一百二十两。明细在此,大官人可要过目?” “不用,你们做事,我放心。这些都是小钱。酒坊还要接着建,就按这个标准来。” 杨明对算账没什么兴趣,是架不住他们俩非要汇报,才耐着性子坐在这里听。 他赶紧进入正题道:“我让你订的瓷瓶可做好了?” “做好了,一千个瓷瓶,每个十二文。” 大兴国的瓷瓶工艺登峰造极,可价格却很低。 杨明看过样品,就这最普通的瓷瓶,放后世,每个都能卖出几十万的天价。 十二文,实在是便宜。 周全又想起了一事,请教道:“大官人,您的蒸馏酿酒法,消耗粮食颇大,不知这酒水,您想定价多少?” “卖给石家商会,六十文一两,至于石家想卖多少钱,我不管。” 周全和张三顿时吓得不轻。 张三结结巴巴道:“老、老夫没听错吧?六十文,一两?不是一斤?” ……墨书的史上第一败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