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长篇与中篇 (第3/3页)
》拿给了林凯,“相识一场,也算是缘分,这本书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林凯倒没客气,接过书之后,笑着说道,“如果有缘,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也送你一本,我有钟山杂志社主编苏桐的签名杂志,而且还是两本。” “那我赚大了。”于东笑道。 “哈哈,小意思,缘分嘛。”林凯摆了摆手,又一脸认真地说道,“你一定要多多关注于东,他真的很好。” “咳咳,我争取每天都关注他。”随后他又对程砚秋说,“我中午的时候应该会到家,你到时候给我打个电话。” “好,你路上注意安全。” …… 于东是中午十一点到家的,回去没一会儿就接到了程砚秋的电话,两人聊了一会儿,知道彼此平安到家就挂了电话。 中午吃过午饭,于东补了会儿觉,又接到了一通电话。 “你好,是于东么?我是余桦。” 余桦的来电让于东很是意外。 “余桦哥,你怎么有我电话的?” “我问苏桐要的,过几天我有事要去上沪。知道你在上沪,所以打电话跟你说一声,你要是有时间咱们见个面。”余桦说道。 于东忽然想起来一些事情,笑着说道,“你是去《收获》吧。” “你怎么知道?”余桦有些意外。 “你跟《收获》的关系谁不知道啊。” “哈哈,也是啊,我有一部新作品,准备拿到杂志社看看。” “你买了什么时候的车票,到时候我去车站接你。” 余桦回道,“票还没买,准备明天上午去车站看看。也不用你接,上沪我不是第一次去了,到时候我直接去杂志社。” “跟我就别客气了,车票买好跟我说。住的地方你也不用找了,我来给你安排。”于东爽朗一笑,把余桦住宿的事也给揽了下来。 “我一会儿还准备联系格飞。” “没事,格飞老哥我也熟,等你来了之后,咱们几个一起吃个饭。格飞他虽然比我年纪长几岁,但是在上沪他可没我熟。” 见于东这么热情,余桦便应了下来,“那就麻烦你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话就见外了。” 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到了第二天,余桦又打来电话,将车次和时间跟于东说了。 余桦来的当天,于东先给余桦在作协附近的酒店订了个房间,然后就去火车站接他了。 接到余桦的时候,他形容枯槁,面色疲惫,像是很长时间没睡觉了。 不过手中的烟却没断。 “刚才下车差点没扛住,就靠这个提神了。”余桦举了举手中的烟,又感激道:“于东,多谢你啊。” 于东摆了摆手,“客气什么,咱们先去吃个饭,然后你去酒店休整一下,你现在这个状态,可不太适合去杂志社。” “现在去了也没用,我跟巴老约的是明天下午,他现在估计也不在社里。” “那就把心放下来,好好休息休息,晚上我叫了几个朋友,大家一起吃个饭。”随后于东又补充道,“都是熟人,格飞、程主编、孙甘露老师。” 余桦笑道,“这次来我也是要找他们的。” 随后于东带着余桦先吃了个饭,然后去酒店休整。 在余桦睡觉前,于东把他新书的稿子要到了手,趁着他睡觉的时候,把稿子看了一遍。 确实是《活着》。 而且还是中篇版的《活着》,总共也就六七万字,跟于东印象中在《收获》发表的那篇是一样的。 中篇的《活着》跟长篇《活着》在整体的叙事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在wg和dyj这两个时期的描写上要着墨少点,另外二重叙述的交叉也要少上一半。 前者是故事内容上的区别,后者则是叙述手段上的区别。 在于东看来,后者对整部作品的影响要更大一些。因为二重叙述的交叉、叙事的停顿,非常影响故事的节奏。 也正因此,于东认为中篇的《活着》远不如长篇《活着》。肉都督的溯流文艺时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