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加点白糖 (第2/2页)
器竟然这么牛逼? 震惊过后,李岩只觉得仿佛陷入了三九寒冬。 头顶那火辣辣的太阳,射出来竟然不是炙热,而是透骨的严寒。 天啊! 明皇能够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交给昔日的对手使用,说明明皇的手上,必然有比这更好的武器! 若是没有反制,明皇岂能将威力如此巨大的东西拿出来分享? 天啊! 李岩瞪大了眼睛…… 明皇究竟还有多少好东西? …… 就在山海关之战大顺失利后,刘芳亮、李岩在朱由检给予武器的资助下,打出了一个煌煌大胜的时候。 朱由检正在检查一处新成立的作坊。 这是一个造糖的作坊。 有句俗话:“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大明不缺黑火药。 甚至,就连火药的配方比例,也已经接近了最科学的配比。 16:2:3,这是在无法将硝提纯到99%的情况下,最为科学的配比了。 朱由检将没良心、手榴弹、爆牛术……甚至就连燧发枪也拿了出去,他急需提高科技的代差。 在黄火药(苦味酸)没法短时间造出来的前提下,朱由检想到了白糖。 将这玩意掺在黑火药里,爆炸的威力会增大数倍。 因此,民间有一个谚语: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但是这个白糖,却是稀罕东西。 莫说是此时仅有一省半疆域的朱由检了,就算整个大明,糖都是高价值的东西。 甘蔗的缺乏,让造糖成了一件难事。 产量稀少,也就使得虽然明朝制糖业极其发达,但是,白糖的价格却居高不下。 因此,在夺取了南阳之初,朱由检就定下了生产白糖的主意。 只是,境内没有适合甘蔗种植的地方,使得朱由检想要自己造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 除了甘蔗能够造糖,若是种植甜菜,一样是可以的。 甜菜亩产9000--10000斤,含糖量在10--20%之间。 也就是说,在后世有化肥的情况下,每亩甜菜地,能产千斤以上的糖。 …… 虽然甜菜产糖率,是仅次于甘蔗的作物…… 华夏引入甜菜种植的时间,也是在唐朝时期…… 距离此时,已经有了六百多年了。 但是,这玩意作为糖料的来源,是十九世纪的事情,甚至直到二十世纪,甜菜制糖,才大规模发展起来。 在此之前,甜菜就是一个蔬菜! 百姓种植它,是吃叶子的! 在没有经过培育选种的情况下,想要用原生甜菜作为糖料的来源…… 不靠谱啊! 而朱由检又急需大量的白糖。 正好,他看到了玉米。 既然甘蔗制糖、甜菜制糖都不可取,朱由检只能将原材料瞄向了玉米杆。 玉米杆的亩产在10000--15000斤之间,含糖量在12--15%之间。zWWx.org 也就是说,一亩地玉米杆,能做出一千五百斤左右的饴糖。 当然,朱由检暂时拿不出化肥,产量自然没有这么多的。 但是,矮子里面挑将军……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