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219章 朕背着骂名,清查土地,只为给百姓一条活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朕背着骂名,清查土地,只为给百姓一条活路 (第1/2页)

    “然后弄点稻谷壳或者麦糠,搅拌进去,拌匀了之后,装进育苗圃内。

    抖松的这一步,一定要做好了!

    这些育苗的肥料,必须保持疏松状,若不然,就会发热,会烧坏了红薯的!”

    朱由检亲手示范着红薯的育苗步骤。

    没办法,这个时代,红薯还是舶来品。

    中原大地上,会种植红薯的人,还特么没有三条腿的蛤蟆常见!

    ……

    福建福州长乐县青桥村人陈振龙,他本是一个秀才。

    然而,后来因为数次考举人不中,于是就跟随闽商前往吕宋经商。

    这时候,吕宋西洋人的势力大增,南洋明人,已经处在下风了。

    红薯被西洋人从美洲带到南洋后,所有的西洋人都达成了共识——此等亩产万斤之物,决不可被明人得到了!

    以大明的体量,一旦得到这种高产作物,对他们而言,那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自古以来,西洋鬼子都不是啥好鸟,当然东洋鬼藩也不是好货,据小道消息,每年得到他们“资助”的,都有两十万人次。)

    陈振龙眼见红薯如此高产,还耐干旱,不分土地肥薄皆可种植,更是只需要少量的草木灰肥料即可。

    想起大明北方正在遭受干旱危机的他,冒着一旦查出就会被西班牙人斩杀的生命危险,毅然将此物偷渡回国!

    当时返回大明的明人,都必须要接受检查。

    陈振龙用了几年时间,明白了红薯只要用藤蔓扦插,即可成功种活!

    于是,他将红薯藤蔓绞在麻绳里,捆在了行李箱上,躲过了西洋鬼子的检查。

    为了防止红薯藤蔓干死,在长达七天的航行里,更是数次将行李丢进水里浸泡。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陈振龙带着造就了“乾康盛世”的红薯,回到福建,在住宅附近纱帽池边的小块耕地上试种。

    正逢当年闽中大旱,陈振龙立刻让儿子陈经纶,给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书。

    声言此物可救灾,金学曾立刻让陈振龙大规模试种,当年成功后,于1594年,在福建大规模推广。

    福建灾荒顿时缓解。

    其后,陈振龙后人一直致力于红薯的推广。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直到清康熙时,传种到了浙江、山东、台湾等地,这是推广红薯的第一家族。

    ……

    有广东省湛江吴川市梅菉镇人林怀兰。

    他是一个医生,常年往来于交趾(越南)行医。

    这时候,越南也已经开始种植红薯,然而,猴子素来都心怀歪心,其王下令不准传红薯与大明,违者死!

    林怀兰行医后得到半个红薯,于是偷带回国,在广东电白县一带种植。

    ……

    1582年,广东广州府东莞县虎门北栅人陈益,他从交趾得到红薯后,在自家种植35亩。

    论引入时间,最早的当是陈益,然而论推广功绩,最大的则是陈振龙家族。

    当然,这三人,都当得是“引进番薯第一人”之称!

    他们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引进回国的,都值得后人铭记。

    ……

    大明太大了!

    纵然红薯的引入,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之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