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5章便宜行事征虏大将军 (第2/5页)
在政治上的能力和对大宋皇朝的建树,不及他在文学上成就的百分之一。 可是孙承宗这位辞臣出身的文官,却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次补锅匠,每当危急时刻,他就会挺身而出。当萨尔浒之战失败,沈阳丢失,辽东糜烂之际,他挺身而出。 在建奴破关而入,威胁京城,二十余万明军畏建奴如虎,同样也是他挺身而出,收复永平四城,重筑山海关防线,同样是他。 不管被敌政打倒几次,不管是受了多少委屈,他都会勇敢地站出来,在需要他的地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只是非常可惜。 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 “陛下万岁,陛下英明,陛下圣明!” 这些马屁之话,落在崇祯皇帝的耳朵中,让他感觉如沐春风,就像当初铲除阉党魏忠贤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得意。 其实,魏忠贤是天子家奴,虽然是崇祯哥哥天启的家奴,收拾他,其实是一句话的事情,既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也没有可以夸赞之处。如果收拾不了魏忠贤,那才是他的无能。如果魏忠贤,像唐后期的宦官一样,掌握着天子的废立之权,也掌握着军队,控制着京城,崇祯斗败魏忠贤,确实是算本事。 可魏忠贤的基本地盘内宫都没有保住,被文官集团渗透了,他要是真有本事,谁还能当着他的面弄死天启皇帝? 答案是否定,不可能。魏忠贤也不希望天启皇帝死啊,毕竟,天启皇帝在,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天启死了,他什么也不是。 此时的崇祯皇帝,就像一个小孩子,第一次考了六十分,还是因为老师看在面子上抬抬手,然而他却不自知。 人贵自知,崇祯皇帝现在却没有自知之明,崇祯皇帝非常得意,他终于出了一口气,赶走了让人讨厌的孙老头,就在崇祯皇帝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一名小官宦风风火火跑进来。 御前太监王承恩赶紧上前,从小官宦手中接过奏折,王承恩匆匆扫了几眼,脸上大变,声音都激动的有些失真了:“万岁,大捷,大捷啊!” “大捷?” 听到这话,内阁现任首辅周延儒目光中露出疑惑,大凌河在关外丢了,六万明军全军覆没,被俘虏的明军将领多达七十余名,连张春这个兵备道也成了俘虏,关外明军担心建奴进攻,疯狂求援…… 还大捷? 与周延儒同样想法的大臣们,并不在少数。 温体仁马上装起了死狗,竖着耳朵听着消息。他的判断是,应该不是关宁军送来的前线战报,这个战报会先经通政司,转逞内阁,他和周延儒知道后,才会轮到皇帝知道。 那么,这个捷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地方上的巡抚,有直奏之权,采取了避开内阁,专门直奏的渠道。 果然,温体仁的猜测是正确的。 王承恩捧着奏折,躬身道:“万岁,登莱巡抚孙元化奏报,莱阳张氏……” 王承恩还生怕崇祯皇帝不知道莱阳张氏,就急忙解释道:“山西按察副使张嗣诚!” 崇祯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王承恩接着道:“十月下旬,气温骤降,冰雪成灾,孙巡抚麾下骑兵军参将孔有德麾下缺衣少食,孙巡抚调拨三万两纹银,命孔有德采买棉花,制作棉衣,却不曾想莱阳张氏……” 在孙元化的奏折中,非常详细的记录了孔有德如何向莱阳张氏这个拥有良田百万亩的山东豪强购买棉花,然而莱阳张氏如何刁难孔有德,双方的矛盾如何升级,最终孔有德被莱阳张氏逼反,怒而屠戮莱阳张氏满门六百余口。 当这个奏折在王承恩念出来以后,几乎所有的文臣都不怀疑孙元化的奏折的真实性,因为这是普遍现象,士绅为主的山东人抵制东江军,并不是秘密,相反,反而是他们这些大佬在暗中指示的。目的是为了拖着登莱新军以及山东军队支援大凌河。 如果真让孙元化的一两万精锐抵达辽东,抵达大凌河,大凌河之战有可能反败为胜,一旦了,孙承宗自然是第一功臣,谁也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周延儒也非常生气,暗骂张嗣诚不会掌握分寸,对于孔有德稍稍逼迫就行了,拿了人家三万两银子,一点棉花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