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47 章 第四十七章 (第4/4页)
人一路辛苦。” 前一天驿站传来消息,说敕令要来,这边已经备下宴席。 杨思焕跟在队伍的末端,默默入了座。 三巡酒后,陶大人笑道:“那日早朝,顺天来捷,陛下龙颜大悦,百官无不为殿下叹服。陆太傅更是当众赞曰‘有此龙女虎孙,实乃天降之幸’。臣瑾敬殿下一杯。” 朱承治扯了扯嘴角:“来。” 傍晚,杨思焕歪歪倒倒被人架进客房。人一走,她立马就睁开眼睛。稳步从后门出去... 天光渐暗,暮霭沉沉,一辆马车穿过万家灯火,停在小巷前。杨思焕穿着一身素衣,下车独自进了小巷。 往前越行越阔,有流水潺潺,踏过石桥,再往深处走,小巷尽头有户人家,推开那扇破旧的院门,杨思焕看到小窗上的人影。 此时她的心却格外平静。绕过墙影,瘦兰影下,小窗微掩,一切都和小墩村的家那样相似。 屋内左侧小书房里,周世景手捧一卷书端坐在书案前,墨眉微蹙,另一只手提笔蘸墨,沉吟半晌才写了些什么。 正厅内,杨思焕轻咳几声,周世景这才注意到有人进来了,收笔扭头看向厅中。 预先演练好的话忘得一干二净,杨思焕也只是默默看着他。 “进来。”就好像知道她要来,他看起来很淡定。 她乖乖地进去了,许是真醉了,口干舌燥,头开始晕了,她随手捧起周世景手边的水喝了个干净。 她进门带来满屋子酒气,周世景搁笔,温声问:“你喝酒了?” 杨思焕笑:“没有。” 周世景料想她醉得不清,无奈地摇头:“你坐着。” 良久,天都黑了,周世景才端了一碗酸梅汤过来。屋子里还是黑的,酒气已经散了不少,他想,她大概已经走了。 等他点了蜡烛,才发现杨思焕趴在书案上睡着了。 其实她没睡,也没醉,她酒量不差,况且也没喝多少。 “哥...” 她趴在桌案上,忽然抓住那只正她盖毯子的手。 烛光下她默默凝视着眼前的人,两年多没有风吹日晒,他的面色褪为白色,看起来却清减了一些,脸上的轮廓愈发分明,比记忆中还要俊朗几分。 两厢寂静。温热的呼吸扑到杨思焕的耳畔,她心猛跳了几下,朝堂之上口若悬河的本事全然荒废,听周世景开口:“先醒醒酒。” 杨思焕颔首,起身把四周重新打量一通。周世景则将桌上被风吹乱的纸一张张理好,旁若无人地审阅起来。 “为什么不回信?”她问。 周世景就当没有听到,只是头也没抬地慢慢说:“你长大了,也有出息了,这很好。”他不动声色地将纸翻过来对折,双手握住,继续看下去。 “再好的前程没有你,又有什么意义?”杨思焕的嗓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不可闻:“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周世景闻言,不紧不慢地放下纸张,给自己倒了杯热茶,才抬眸似笑非笑地望着她说:“很晚了,回去吧。” 杨思焕不管他怎么说,已将早前准备好的耳钉取出,抓起他的手:“我也不想再听什么‘娶个官家公子’什么‘知书达理’什么‘和我一般大的公子’,我心里你就是知书达理的,你就那个可以叫我托付的人。除你之外,其余人都不行。” 始料未及,周世景却依旧面不改色,温声说:“我看你是醉得不轻,早些回去,我还有公事要处理。”说话间已拿起卷宗到另一个房中,心无旁骛地扎进书堆里。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是永远。杨思焕好不容易才从应天来到北平,势不肯轻易罢休。 “什么公事,我帮你。”她凑过去,低声念道:“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她俯身下去,左手贴着周世景的背,右手夺了他的笔,在后面续上: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炽热的气息若有若无的扑在周世景的脖颈上。 “胡闹!” 这可是战史,周世景出言训斥,嗓音隐忍克制,带着奇特的沙哑。他不像是生气,语气倒有了几分无可奈何。 这让她无端端记起他初到北平时写地那封家书:若无意外,不复相见。 于是她将笔还了他,竟肯安安静静地坐到他身边。 有惊雷闪过天际,震天动地,仿佛就在屋顶上滚动着一般。 周世景回过头,看到那清秀的脸庞——年少成名,好在一双明眸尚未染浊,满面却是掩不住的清高自傲,这样也得安稳,想必那个人没有食言,确是一直护着她的。 饶是如此,她的前路必定也不会太平。史官提笔的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