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历史的惯性 (第2/2页)
指出:“臣觉得还要严格限制太监干政,以防后世之君因懒政,指使亲近太监参与政事,这个也可以写进祖制。”
朱元璋睁开眼睛,脸上看不出喜怒,淡淡的问了一句:“你句容县的权力构架就是这么弄的吧。”
句容县!
经朱元璋这么一提醒,陈林才回过神,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在用内阁制了。
小兰就相当于他的内阁秘书,基本上所有文书都会在她那集中,初步处理后再向自己汇报。
可如果小兰有心蒙蔽自己...
果然还是弊端很大啊!
其实说到这,陈林也大概明白了历史上那些大明奇葩皇帝,为什么最终都会选择信赖身边的太监,利用太监来制衡代表文官集团的内阁了。
毕竟是自己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就想现在的小兰对于自己一样。
小兰其实就相当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的合体了,在句容县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看来这国家政治还真不是自己这996社畜能参与讨论的。
如果不是后世的一些知识,以自己的眼光见识,连跟朱元璋对话的资格都没有。
朱元璋见他没回答,心里也大概知道了。
这个内阁就是把双刃剑,就看持剑人怎么用了。
至少现在,他们父子俩绝对能驾驭,至于后世子孙,那就需要严格执行帝王心术的教育了。
屏退陈林后,朱元璋看着朱标说道:“将那小子刚刚说的几点都记下,同时扩大内阁人数。”
“再加两条,皇族和外戚不得入阁,内阁官员不得担任其他任何实质官职。”
.........
陈林在太监的引路下来到老爷子休息的房间,却发现郑和也在这间屋子睡觉,想来是为了照顾老爷子起居的,
“师父,你来啦!”
反正现在也睡不着,陈林就拉着郑和到户外说话。
“上课听得懂吗?”
郑和失落的摇摇头:“完全跟不上,还请师父给徒儿开个小灶。”
陈林摸了摸郑和的头:“这很正常,一下跳过一二年级,而且不像皇长孙那样有点基础,想听懂课确实很难。”
“这样吧,我让小学老师放学后给你补课,就给你五天时间,如果五天后你还跟不上,那你就不用去陪读了。”
没想到郑和听后却直接跪下来:“师父,徒儿不想读小学,徒儿想跟在师父身边学习。”
郑和经过两天的句容县生活和小学学习,从身边人口中听到的都是陈林的神奇事迹。
对于正处在十来岁年纪的郑和,正是需要偶像的时候,陈林就是他心中完美的崇拜人选。
他不想将时间浪费在陪读这件事上。
陈林听后苦笑道:“不行啊,你的身份注定了你只能跟着皇家。”
“好好陪读皇长孙,为师保证你将来会有机会做出一番事业的。”
“去睡觉吧!”
看着郑和带着不甘上床睡觉后,陈林又来到户外的台阶上思考人生。
“马勒戈壁,今天有点多愁善感了。”
“是吗?要不要咱陪你喝酒....”
陈林回头一看,是朱元璋!
“什么下酒菜?”老黄的大明,我和朱元璋合伙做生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