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八章 做人不能忘本 (第2/3页)
少天子不反对。 不过在此后数日,秦德威却深居简出,无所作为,所有人对此都很意外。 夏言担心节外生枝,也不欲费力多事。 彷佛在首辅家大门骂街只是一次年轻人冲动,过去也就过去了。 然后时间就到了十月底,毛伯温、曾铣这些南征官员回京,不过王事结束之前,他们还不能回家。 征安南虽然兵不血刃,但理论上也算一次“胜仗”,朝廷肯定也要有相应的仪式。 于是在大朝会和献俘这些典礼之前,朝廷要先开小会,先把奖赏和典礼流程等事情定下来。 所以这日文华殿经筵取消了,改成了阁部、词臣、科道的御前集体会议,毛伯温、曾铣也上殿旁听。 首辅夏言对宝座上的嘉靖皇帝奏道:“陛下诏臣等议论南征酬功之事,初拟总督军务毛伯温进位礼部尚书。 待大礼告成之后,严嵩可不用再具体管礼部,改由毛伯温管部事。” 殿里很多大臣听到夏言的奏对,莫名的就想起了那晚秦学士在夏府大门口的“骂街”。 夏言借着南征酬功,硬推毛伯温当礼部尚书,这不就是秦学士所骂的“用人唯亲”么? 想到这里,一些不明真相的朝臣们纷纷恍然大悟。 估计秦学士作为翰苑清流的标志性人物,天生的骄傲,实在无法容忍毛伯温这样的人来当礼部尚书。 所以当晚才会力劝夏首辅,然后夏首辅一意孤行,秦学士就愤怒的在大门说出了那些话。 不知不觉,殿里众人没出来发表意见,下意识的都去看秦德威了。就连夏言也停顿了一下,瞅了瞅秦德威。 秦德威一动不动,面无表情的站在班位,目光低垂,让别人看不清虚实。 似乎没有什么意外,夏首辅就更放心了。 天子都默许了的事情,你秦德威又有何德何能可以推翻? 如果你秦德威胆敢不分场合的胡搅蛮缠,小心引起天子的反感! 自以为排除了“干扰”的夏首辅正打算继续说下去,南征的官员又不止毛伯温一个,其他人如何封赏也要拟定明白。 主帅毛伯温后面,就是分路曾铣了。 这时候,忽然户部尚书王以旂出列,疑惑的对夏首辅问道: “征安南之首功,难道不是秦德威?若要酬功,为何不从秦德威议起?” 谷髯这话不算错,南征的大体方案完全是秦德威规划的,过程基本也与秦德威的判断一致。 说难听点,就算派几头猪去,只要按照秦德威的策划去做,也能“胜利”。 所以论起首功,秦德威应该比毛伯温更有份量。 对这个道理,夏言不是不明白,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说啊! 秦德威已经是二十岁的正五品词臣了,还怎么升?再升到二十岁的四品词臣,疯了吗? 四品词臣清流就是国子监祭酒或者詹事府少詹事这样的位置了,外放出去,都踏马的能干布政使和巡抚了! 所以夏言也有苦衷,便对王以旂反将一军:“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酬功?” 王以旂卡了壳,“灰溜溜”的退下。 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满殿大臣除了面面相觑之外,却没一个能发表意见的。 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办,难不成真给一个四品清流?朝议意外的陷入了冷场。 当事人秦德威满脸严肃的走了出来,对嘉靖皇帝奏道:“既食君禄,自该尽心报国,些许小事,不须酬功!” 哟呵!众人也有点惊讶了,秦学士觉悟这么高? 嘉靖皇帝虽然也很为难,但还是反问道:“有功必赏,岂不是为君之道?故意不赏,亦为不公也。” 秦德威奏答说:“我大明天朝疆域万里,国中雄兵百万,安南撮尔小邦何足挂齿? 再说安南并没有犯我疆土,故而臣不认为,平定安南能算什么功劳。 如果非要找出捷报缘故,也是因为陛下声威远震殊俗,以及大明国力强屈人之兵,所以才有莫登庸献表来降! 至于臣等,所仰仗的也不过是陛下天威和大明国力而已,岂能贪天为己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