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万事俱备 (第1/2页)
火药是造出来了,但是火药武器化也是个大问题。 萧铮一开始当然想一步到位,直接进入热兵器时代,把其他对手通通轰成渣渣。 但是真的只是可以想想而已。 虽说近代华夏是被西方的洋枪洋炮的强行打开了国门,但是世界上第一支有记载的火枪却是MadeinChina。 公元10世纪左右的宋朝已经出现了竹制枪管的突火枪。 公元13世纪的元朝更是出现了铁质枪管与最早的手枪(手铳、手炮)。 明朝的时候甚至还组建了“神机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是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的枪炮部队建制。 萧铮当然也想组建一支“神机营”,人手一把火枪,上了战场见谁就突突,神挡杀神,佛当灭佛。 但是这个想法不现实。 火药是华夏人民发明的,火枪最早也是华夏人民发明的,为什么华夏对于火枪的利用与发展却最终落后于西方,除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早期的火枪在威力、射程、准度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弓箭。 就像宋代出现的突火枪,以竹管作为枪管,这个威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但射程短、杀伤力小、无法瞄准,而且还很容易炸膛。用这种突火枪去攻击敌人,能不能打到敌人不好说,倒是很容易先因为炸膛把自己人给伤了。 相比之下,弓箭和弩箭,杀伤力显然更大,而且也能瞄准,还不用担心炸膛的问题。所以,火枪刚出现的时候,几乎没人觉得这玩意儿能取代弓箭。 后面的朝代尽管火枪技术更新迭代,不断进步,但是始终会被炸膛的问题所困扰。 萧铮当然知道炸膛的原因无非就是枪管强度不够,枪管是被铸造出来的,铸造的枪管普遍偏厚,枪头重,射击时会严重影响到枪的精准度。而且铸造工艺在冷却时,非常容易产生气泡,很难做到枪管内膛表面光滑,也承受不住火药发射那一刻产生的高温高压,因而炸膛。 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灌钢法也只能锻造出钢坯,若是想造出中空的枪管,还是只能用铸铁法。 若是先用灌钢法锻造出圆形钢坯,再钻空中间做成无缝枪管,如此费时费力,萧铮感觉有生之年都未必能搞出一百支火枪。 枪不行,那就考虑一下火炮?火炮是怎么来的,加大枪身的尺寸,加厚枪管的壁厚,增强枪管的强度,火炮就开始出现了。 不过宋朝就出现了突火枪,元朝才出现了世界第一门火炮,到了明朝火炮才开始在军中普及,可想而知火炮的制造也绝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在火枪和火炮制造成功之前,如何把火药用在战场上也是个问题。 萧铮制造火药的初衷就是在攻城战中减少伤亡,火药除了杀伤敌人,还可以破坏城墙。 而火药的最佳攻击方式无疑就是将火药做成炮弹先点燃再发射出去。 萧铮很快想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投石车。 投石车又叫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 要知道,投石车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石砲”。 如果把石弹换成点燃的炮弹再发射出去,那不就是简易版的火炮了吗? 说干就干,萧铮马上要赵吉秘密招来一批工匠送往秘密基地,专门负责制造炮弹。 而且萧铮还特意交代,火药的配方是琅琊军绝对的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因为火药的配方一旦泄露出去,就会被对手反手用来对付琅琊军。 赵吉亲眼见识过火药的威力,自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告诉萧铮他自己会亲自按比例配备好火药再交给工匠们,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