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矛盾升级 唯有分家 (第1/3页)
叶小荣回想叶小丰今天的表现,感觉自己这个堂弟病后再次说话,比出事以前还要思路敏捷了,自己反正应该没有机会,不如卖叶小丰一个人情好了。 想到此,叶小荣于是主动说道:“我自知念书会比不上小丰哥,不如就让他一人去念书好了。” 叶夏一听儿子要主动退让,不由得心中怒火中烧,正要发作,却听大哥叶春发话了: “爹,小丰和小荣都是念书的料,我们又一时送不起两人,不过我有个想法,按张夫子的说法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更适合启蒙,不如先让小荣去读,我们家以后更加努力赚钱,等我们家里就有钱了,就再送小丰去读就可。” 叶夏这个大哥一直与小弟叶冬不对付,主要是因为以前叶冬读过一年私塾。在村里,他叶小冬的份量在大家的心里比他这个大哥还要重。 前一辈是送叶冬去念了书,下一辈还送他的儿子去念书,不能什么好事都落在叶冬的身上,何况,这次叶冬还代表叶家闯了大祸。 尤其是叶春又想到自己家那老婆刘氏,仗着娘家在本地有点名望,那可把他叶春拿捏得死死的。 刘氏的娘家在益安县的邻县桃花县大林村,距离赵家村也就三十里远,可刘氏的二哥刘二喜在桃花县县衙当衙差,是那种有正规编制的,虽然衙差不算什么官,但总算是吃官饭的,而刘家也有些财产,在当地就算是名门望族了。 这次叶家输了官司,在外借了二十多两银子,其中十二两还是叶长生找刘氏的娘家借的。 如果知道是叶小丰去念了书,那他叶春也不好向老婆交代了。 叶冬听了大哥的话,心里很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 叶秋却发话了:“爹,大哥的话不妥,既然,之前定了规矩,由张夫子选人,谁答得好就选谁,显然小丰更加突出,我们不能耽误了小丰的前程。” 就这样,叶冬叶秋一方,叶夏叶春一方,争得面红耳赤起来。 叶小丰默默往后退了一步,将自己从战局中心抽出,看到这一幕,他不由想起了前世在读研读博时的那些明争暗斗,不论哪个年代,不论有无亲缘关系,人总是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叶小荣并非不想跟他争这个位置,只是争不到,主动放弃也算聪明。但叶春叶夏这两个伯伯嘛,他笑了笑,先前老爷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们还打着侥幸的算盘,现在张夫子明摆着最看好他叶小丰,就急得露出了尾巴。 他静静地观察着这些“长辈”,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的注意力不在那争得面红耳赤的四兄弟而在这个被张夫子点成天才的孩童身上,一定会因他此时过于少年老成的冷静神态给惊到。 不一会,女人们过来通知晚饭做好了,她们也很想知道最后谁胜出了,就都借着过来通知大家去吃晚饭为由想看看最后的结果。 可看到的却是没有最终结果,而是一场纷争。 于是,这些婆娘也各自加入到了争吵之列。 尤其是大嫂叶刘氏,不仅不同意叶小丰去读书,也极力反对叶小荣去读。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年,叶春对叶家的贡献最大,要念书也只能让她的儿子叶小财去。 刘氏平日里嚣张跋扈也就算了,现在不顾老爷子和张夫子在场,双手叉腰,白沫横飞,声音越拉越高,指着家里这个说受过她什么恩惠,对着那个说拿过她什么好处,现在有好事却把他们家踢一边去,全是白眼狼,一副不选她儿子叶小财便誓不罢休的模样。 叶长生气得嘴唇发抖,说话都结巴了,手指叶春和刘氏: “你,你你,你们……” 叶秋的老婆夏氏一听刘氏这样说,当场反驳: “大嫂,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这些年,大哥是出了不少力,可我与二嫂、四嫂子天天在家纺纱织布,生火做饭,小孩子们放牛砍柴,同样付出了不少,大哥交给家里的那四十两银子,也有我们的功劳,怎么就大哥的贡献最大了呢?我家叶秋上交的三十两银子,那可是实打实他个人挣来的。” 听夏氏这样一说,叶夏不由得心里一慌,他想到了自己截留的那十多两银子。 他想着是不是要把自己私自截留的十多两私房钱拿出来上交算了,以求换得让儿子去读书。 但又一想此时如果把私房钱拿出来,那大家就都知道他私自留钱了,反而会不好交代。 不过,该为儿子争取的,他叶夏那是当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