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第1/2页)
与京城京营对比,南方承平日久,金陵京营的腐化时间甚至要更早一些,京营内部混乱不已,军官私役卖放操军,窜乱军籍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操军严重缺额。 成化年间时,南京给事中王让曾经上疏表示,金陵京营守备卫卒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且军中器械也都腐朽毁坏,像那些稍微身强体壮的兵丁,也都被那些军中都督们给弄去抬轿子当家丁,使得朝廷一时震动。 可震动也没有用,后来金陵河南道御史邹霶就反映过一件事,那就是金陵京营各卫明面上有十五万兵马,可实际上真正只有四万多人,而且这四万多人里面,还有两万人属于漕运体系的运军,其余的大部分也都是凑数而已, 这件事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大明朝南直隶防线形同薄纸,被倭寇一捅就穿,甚至发生过几十个倭寇一路杀败无数官军,直接杀到了大明朝金陵城下的笑话。 至此,南京京营也就彻底无药可救,真正支撑大局的反而是募军。 根据嘉靖年间的记载,负责平定倭寇的主要兵力不是已经腐朽的京营,而是各地募集的军队,其中有以延绥、辽东兵为主的边兵,有河南来的毛葫芦兵,还有善使双头棍、标枪的山东兵、保定来的弓箭手,还有善于水战的福建漳州兵,以及善于防守的浙江处州兵,其中最为大名鼎鼎的便是广西的狼兵和湖广的土司兵。 等到倭寇平定后,大明诸公也没有忘记将这些兵丁全部解散回家,其次便针对南直隶的防区进行了一番改革,将之重新划分为京营防区、操江防区、江南防区和江北防区。 其中京营防区主要是负责金陵城的守卫,但是由于隆庆、万历年间不断裁撤兵力,使得金陵原本有十二万人的操军,变得只剩下了两万人。 当大明进入万历末年之际,国势已经进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山东白莲教教首徐鸿儒在郛城公开造反,短短时间内就接连攻下了运河两岸的各个要地,再加上当时辽东正值巨变,大明朝也才开始重视起已经衰落至极的金陵兵防体系。 先是应天巡抚王象恒主张充实标营,抽卫军以充行伍,练乡兵以备调遣,核逋负以给粮饷,查虚冒以清隐占,通过扼守住各个关键要道来保卫直隶,而后便有直隶巡按王安舜奏请在江北淮安府、扬州府的沿江江防各营增兵增饷。 这些动作下来以后,金陵大小教场兵力加起来差不多有三万人,标营选锋有一万人,即金陵城内差不多是四万人,再加上新江口营、浦子口营以及池河新营,另外还有一万多人。 尽管大明朝发生了诸多变乱,可是这些兵力却并没有大的调整,因此时至今日,根据李晟得到的情报现实,金陵城内的守军大概是四万人到六万人之间。 当然,这也是目前纸面上的数字,真正能用的兵力就很难判断了。 与此同时,李晟动用进攻南京的三个师,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五万人,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