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 孙承宗殉国 (第2/2页)
。 与孙承宗一起殉国的,还有他的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人人战死,孙家百余人全体遭难。 “卢象升是干什么吃的?!连孙老大人如今都战死了......实在是有负朕的期许。” 得到了消息的崇祯皇帝,第一反应就是将锅推到了正着急出战的卢象升身上,他在宫中为之暴怒,顺着御桌来回踱步。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御案上提起朱笔,很快便下一道训斥的谕旨,责切卢象升畏敌避战,劳师无功,勒令他速速出战,不得有误。 一旁正在候旨的杨嗣昌顿时目瞪口呆,要知道前面崇祯皇帝可是一味要求避战忍让的,可是因为孙承宗这一死,反倒让一直主战的卢象升来承担责任,使得他这个主和的兵部尚书都有些看不过去。 “陛下,当前避战言和,实为无奈之举。纵使勒令卢象升出战,可是以他手中目前的兵马,只怕也难以建功。” 杨嗣昌斟酌了一番,道:“以臣之见,训斥自然是有的,倒也无需勒令他仓促出击......” 然而,杨嗣昌这番话没说完,已经陷入狂躁中的崇祯皇帝顿时斜睨了他一眼。 “眼下让洪承畴代替卢象升,如何?” “此事万万不可。” 杨嗣昌苦劝道:“洪承畴毕竟还在赶来的路上,倘若用他督领天下援军,怕是短时间内不容易熟悉情况,到时候真要是到了战场上反而会出现乱子,缓不济急.......” 听到这番话,崇祯这才放弃了换人的打算,他叹口气道:“汉则孔明,唐则裴度。旧辅孙承宗前劳难泯,死义更烈。着有司好生抚恤。” “是。” 杨嗣昌连忙应下,退下拟招。 正在此时,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慢慢走了进来,他手中捧着一大捧奏折,恭敬地将它们放在了御案上,供崇祯皇帝批阅。 实际上,这并不是崇祯皇帝一整天的工作量,他往往还会抽时间召见大臣,常常忙碌到深夜也不会安歇。 崇祯皇帝翻开最上面的一封奏本,眼神顿时一亮,原来这竟然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宇亮呈递的奏章,他弹劾卢象升出战不利,以致于畿辅糜烂,希望能够由他前去督领天下援军,整篇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 倘若换个明眼人来一看,其实都能看出问题,刘宇亮只是将这个出战当成了邀功的机会,却并不是真心想要去前线,可问题是崇祯皇帝就没有看出来,他甚至在心里认为刘宇亮比起卢象升要更加可靠,当即写下了一道手谕,令刘宇亮代替卢象升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王承恩听了吓了一跳,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忽然换掉卢象升,可是却不敢询问,只能委婉地提醒一句,“那卢象升呢?” 崇祯皇帝冷冷地吐出几个字,“让他火速回京听勘!” 当然,刘宇亮也不是崇祯心目中理想的统帅,他只是再也忍耐不了卢象升,又急于改变目前的战况,才做出了这么一个不是选择的选择。 说白了,刘宇亮的折子正好是送到了崇祯的面前,他便再也听不得杨嗣昌所说,而是径自决定了要更换掉卢象升。 只是当这一个决定做下后,却在日后让崇祯几乎后悔得要死。江湖烟雨秀的明末:重造大顺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