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像条温顺的狗 (第2/2页)
,由父皇直接发诏书,一下将这事板上钉钉做到底,不给众人反对的时间。 林远做宰相多年,当年也曾是地方大吏,对于地主们豪强并夺的行为清楚的很,他和太傅陈星湖是多年老友,这想法早就在俩人心里扎了根。 林远提议五家组成一邻,五邻组成一里,五里组成一党。邻设邻长,里设里长,党设党长。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和徭役都由三长负责。 逃税有罚,检举有赏,这样农民就不敢为了逃税和徭役,成为地主的“荫户”。 至于官员的封荫,只要以雷霆手段变革,大大减少因父亲或祖父在朝为官,就轻轻松松得到荫庇做官的人,推行下去,朝廷的开支会少很多。 叶铭将林宰相和太傅等人的提议记录整合,又差人去京城周边的地里,了解农户的想法,每日还要去东宫报告自己的进展,让他太子哥哥再替他把一些细节填补地周全婉转,毕竟论起为政和为君之道,自然是太子做的更贴大臣和百姓的心。 这日,叶铭正在书房里看汇总上来的消息,主要是他派出的心腹,在京城周围的农户和地主那里得来的。还有些是在当地县衙取出的案卷,关于当地地主豪强兼并土地的案子。 叶铭一面翻看一面用笔标注,整日里看大量的文字让他不禁有些头闷,搁下笔伸了下懒腰,扭头看见旁边几步远的段鸿依旧站在那里,好像没有挪动过似的,便随意提了一句,“段鸿,你是北方人罢,家里为什么不好好种自己的田,跑到京城来了。” 他早就将段鸿出生何地,何时进的叶承府里,家里还有没有人,查的清清楚楚。不过白乙川没有查到段鸿一家为何来京城,也不知道段鸿为什么要去叶承府里,当然,白乙川没有继续查下去是因为叶铭觉得这不怎么紧要。 段鸿模模糊糊地知道叶铭大概要做什么,他对叶铭做什么都没有异议,叶铭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属下来京城时才十来岁,依稀记得是家里的地被王老爷占了,他家一个亲戚还纠缠我母亲,父亲没办法才带着我们一家逃了。” 叶铭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还问出来个和案卷差不多的案子,“那当时为何不报官?” 段鸿顿了顿道:“官老爷说父亲无事生非,不管我们的死活。” 叶铭一时语结,怎么着还打巧是个冤案,活生生的冤案呐。 他心里本就急于办成这件事,一听见因为土地引起的案子更加头疼了,一手扶额道:“总有些地主嘴脸丑恶,陈年旧事,勿多想了。” 段鸿依旧站的直挺,“是,王爷。” 其实这些旧事,早就被他刻意遗忘在一个角落,那时候虽然年纪小并不懂太多,可是他忘不了父亲被官府赶回时,他那小小胸腔里的郁愤,他恨不得快快长大,长大到可以保护他的家人。 小段鸿觉得刻骨铭心,暗卫段鸿只能心冷如铁,他必须坚强。 叶铭心内也不是滋味,在他身边伺候的太监和宫女,其实都是家里贫穷,命苦被送进宫来。叶铭知道他父母都死在了京城的冬天,妹妹路上被歹人抢去,早就了无音讯。悲苦的身世,和无数苦命的人如出一辙地相似。 当初将段鸿留在身边,一方面是想假如段鸿是奸细,可以多加利用,另一方面,小王爷本就喜欢样貌好的,无论是侍卫还是侍女,他身边的都是长得灵巧讨喜的。段鸿是习武之人里,难得的相貌好,多多少少叶铭有些怜香惜玉,不忍杀掉他。 这些天段鸿跟在他身边,他越发觉得此人又单纯,又内敛,给什么吃什么,问什么答什么,绝不多说一句话,像条沉默的狗,温顺极了。有时叶铭看着那默默的身影,不由得会想到白乙川说的话,“父母双亡,其妹不知所踪”,心中有些发紧。 不过这也未免不是做戏,叶铭时常提醒自己。 (三长制 是北魏冯太后的治国方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